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市三医心内二科成功实施一例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救治重度冠脉钙化病变患者

2024-05-29 17:06 来源: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分享到:

今日,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二科完成一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IVL),成功为一名重度冠脉钙化病变患者开通血管病变,这意味着市三医在严重冠脉钙化病变的治疗上又迈出了创新的一步。

67岁的郑先生(化名)近半年反复的胸闷、憋气,近日感觉症状加重,自行服用药物后症状未缓解,被家属紧急送到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经医生初步诊断为冠心病、脑梗死,当天被收治入院进一步治疗。考虑患者存在多年的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萎缩病史,在完善相关检验及影像检查后,由急诊科转至心内二科治疗。

通过行冠脉造影检查发现,患者前降支近段、对角支中段、回旋支中远段等多处重度狭窄,前降支近段走行区域可见大量钙化影。患者术中再发胸闷、憋气,综合患者情况,心内二科副主任医师姜玉瑞带领专家团队紧急为患者在对角支极重度狭窄病变处置入支架一枚,后又对回旋支中远段病变做了冠脉球囊扩张成形手术。

为进一步评估患者血管内的钙化情况,又给患者做了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结果显示:前降支近段病变处钙化范围>270°,最小管腔面积2.85mm2,为重度钙化狭窄病变,综合评估后可择期行冲击波球囊导管预处理后,再行冠脉支架置入手术。医生将患者情况与家属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征得家属同意后,心内二科专家团队立即为患者进行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冲击波球囊联合非顺应性球囊、棘突球囊、切割球囊预处理钙化病变,在充分预处理后在前降支近段置入支架一枚。此手术中十分关键一环就是重度钙化狭窄病变的充分预处理,如果没有这一“关键”步骤,在植入支架过程中支架很容易就卡在钙化病变内,进退不得,引起支架脱载、支架膨胀不良、支架贴壁不良、急性血栓形成、晚期支架内再狭窄等严重不良后果,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

经过心内二科专家团队“抽丝剥茧”的不懈努力,最终精准探寻到病因,并为患者成功消除了这个“隐匿”的“凶手”。整个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术后第二天患者康复出院。出院后两周,医生在随访中了解到患者胸闷、憋气症状缓解,恢复良好,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人均寿命不断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冠状动脉钙化也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中有6%~20%存在严重冠状动脉钙化,严重钙化病变处常难以充分扩张,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膨胀不良或贴壁不良发生率高,导致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术中并发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严重冠状动脉钙化治疗是目前心血管介入医师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在我国,目前用于介入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的预处理方式包括非顺应性球囊、切割球囊、棘突球囊等特殊球囊扩张成形技术,以及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蚀术等。

尽管这些方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均存在特定的局限性。因此,针对严重钙化病变选择恰当的介入治疗技术,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或称血管内碎石术,源自泌尿系统结石治疗的碎石原理,经过结合球囊成形技术的创新发展,成为一项新的治疗技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采用声压力波有针对性地作用于冠状动脉内膜及中膜下的钙化病灶,在不影响血管内膜完整性的情况下,有效地震松或震裂钙化病灶,恢复血管顺应性,为后续支架的植入提供更理想的管腔。且该项技术在治疗严重钙化病变时具有较好的修饰作用,同时能够大幅缩减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此外,该技术不仅对浅表钙化有效,也是目前唯一对深层钙化有治疗作用的技术,被全球冠状动脉介入专家认可,并已迅速发展成为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常规介入治疗手段。

近几年,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二科冠脉介入诊疗发展迅速,团队擅长应用血管内影像、功能学评估、机械循环辅助等技术,进行复杂高危冠脉病变介入治疗。该病例的成功实施,反映了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二科团队娴熟地应用多种手段、巧妙地运用多种技术驾驭严重复合钙化冠心病患者治疗的综合实力,也为这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