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从“大刀阔斧”到“胸中有术”李简教授完成青岛市市立医院首例超微创胸腔镜巨大胸腺瘤切除术

2024-05-30 11:35 来源:青岛市市立医院
分享到:

胸腺位于胸骨后侧、心脏前方,要将深藏在狭窄缝隙中的胸腺瘤摘除,难度高、风险大,手术过程堪比“拆弹”。

日前,“中国胸外科手术第一刀”、青岛市胸部肿瘤诊疗与创新中心主任李简与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胸外科主任张哲共同为一名前纵隔恶性胸腺瘤患者,通过两个2厘米超小切口,巧妙摘除直径约6厘米巨大恶性胸腺瘤,为其解除了致命威胁。该术式是医院超微创切除胸部肿瘤的又一技术突破。

精雕细琢取代“开大刀”

67岁的市民赵先生(化名)查体发现左纵膈肿物,进一步检查结果提示胸腺瘤可能性大,医生给出了手术建议。

胸腺瘤位于胸骨后方、两侧膈神经内侧,因解剖位置关系,既往手术需要在患者前胸部正中间切开30厘米的切口,劈开胸骨,手术创伤较大;如果术后患者需要放化疗,还存在胸骨不愈合的风险。

极度焦虑的赵先生多方打听,了解到全国胸外科领军专家李简在纵膈肿瘤诊治方面是国内权威,并定期在市立医院坐诊、查房、手术,他的家人便通过“青岛市市立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了李简的专家门诊。

经过详细问诊,李简建议采取胸腔镜双侧侧胸入路微创手术治疗,并向赵先生讲解具体手术流程及治疗效果,患者及家属接受手术方案。

超小切口“拆弹”成功

在东院麻醉手术科副主任马福国团队的密切配合下,李简和张哲共同为患者实施全麻胸腔镜下纵膈病损切除术(双侧)+胸腺切除术。

术中打开纵隔胸膜后,探查肿物直径约6厘米,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侵犯左无名静脉及右乳内动脉静脉。通过两个2厘米的超小切口,李简完整切除了瘤体和脂肪组织在内的全部胸腺组织,解剖层次准确,出血量少,减少术后复发可能,同时保护了双侧膈神经未受损伤,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术前术后CT比较

术中病理诊断为胸腺鳞状细胞癌。手术全程仅用时1.5小时,既彻底切除了病变,又达到了微创和美观的效果。术后5天,赵先生顺利出院。

近享国际顶尖诊疗服务

李简曾说:“要把患者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胸外科手术专家,在李简的履历簿中有诸多“首次”的纪录,他还是多项新技术和理论的创始人,特别是由他建立的肿瘤切除方法,不但使早、中期胸部恶性肿瘤(肺癌、食管癌以及纵膈恶性肿瘤)的局控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还使局部晚期胸部恶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提高了近3倍。

自2024年1月,李简挂帅的青岛市胸部肿瘤诊疗与创新中心落户市立以来,越来越多的患者同赵先生一样,受益于超微创胸外科手术的最佳治疗决策。截至目前,李简已为40余位胸部肿瘤患者进行诊疗和手术。

青岛市胸部肿瘤诊疗与创新中心正在以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实践,助推胸部肿瘤一站式个体化精准诊疗模式的发展,全面提升我市胸部肿瘤的诊疗服务能力,带动胸部肿瘤学科临床与研究创新,助力我市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