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合理营养是维持健康、 防控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的关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快节奏生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居民的饮食习惯和营养摄入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营养膳食问题逐渐凸显出来。那么如何改善营养健康状况,践行合理膳食呢?我们来听听专家的建议。
由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青岛新闻网主办的“青岛市健康教育进机关”活动,走进了青岛市市北区疾控中心,为机关干部职工带去健康科普讲座《关注合理膳食 守护家庭健康》。
活动中,邀请到山东省疾控中心食品与营养所副所长王克波,与机关干部职工分享交流了践行合理膳食,改善营养状况的小妙招,并为现场参与人员提出的问题答疑解惑。
一、关于营养知识,你需要知道的:
营养素是机体存活、正常生长和功能所必需,但不能由机体合成或合成不足,必须从食物中获得。合理补充可以预防和治愈因营养素缺乏引起的疾病。
蛋白质是构建身体的“原材料”,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它遍布各处,参与人体各项反应。每个组织,如毛发、皮肤、肌肉、骨骼、内脏、大脑、血液、神经、内分泌腺等也都是由蛋白质组成,依靠蛋白质护养。
脂肪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供给机体能量的重要食物成分,在胸腔和腹腔中保护和支撑着内脏,促进机体必需脂肪酸和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我国居民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率较高。我国有96.6%的人群膳食钙摄入量低于EAR,绝大多数人群都存在着膳食钙摄入不足的风险;居民膳食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存在摄入不足风险的比例均较高,与2002年相比,摄入量均呈现下降趋势。
二、健康的膳食模式有多重要?
健康膳食模式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与部分癌症的发病风险。适量的、比例恰当的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量对于维持机体健康、预防慢性疾病相当重要;能量摄入过量、三大供能营养素比例失调则可增加全因死亡、超重、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伴随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膳食质量普遍提高。特别是农村居民的膳食结构得到较大的改善,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从1992年的70.1%下降到2015 年的55.3%。
三、居民营养健康状况和饮食行为问题,有这些变化!
在饮食行为上,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显示:5年间居民过去1周至少1次在外就餐比例增加10.8%,城乡分别增加10.6%、12.7%,居民在外就餐习惯日趋经常化、普遍化。
关于营养健康状况,居民出现营养不足、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缺乏-贫血、超重和肥胖等问题。
四、关于合理膳食,我们需要做到:
人体每天所需的能量中碳水化合物供能占到了40%~65%。虽然蔬菜、牛奶也可以为我们提供少量的碳水化合物,但它们并不能取代主食的地位。减少膳食能量摄入,增加运动消耗才是健康减肥的关键。
关于合理膳食,王克波提出以下七个方面的建议:
1.让全谷物、杂豆走向你的餐桌。
关注膳食能量,食不过量。
养成良好运动习惯,循序渐进改善健康。
2.天天进行身体活动,保持健康体重。
关注膳食能量,食不过量。
养成良好运动习惯,循序渐进改善健康。
3.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
蔬菜深色要过半,加工水果不能代替鲜果。
4.坚持天天饮奶。
牛奶富含优质蛋白质、乳清蛋白、钙、A2β-酪蛋白。
5.多吃大豆。
大豆及其制品可以降低乳腺癌发病风险、增加更年期女性骨密度、降低胆固醇和心血管疾病风险、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
6.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盐少油,控糖。
坚持少吃油,吃好油的原则:根据人体的需要,
把不同种类的植物油轮换着吃,最符合健康的原则。
7.合理选择零食。
零食我们要选择营养密度高,天然新鲜的;少选过度加工,高油、高盐、高糖的零食;适量吃零食,正餐前、睡觉前1小时不吃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