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一米八、体重360斤、BMI指数高达55.56kg/m²……近日,青岛市市立医院重症医学中心东院重症医学一科成功救治一名多器官衰竭的病情极其危重的重度肥胖患者,经过夜以继日的治疗与护理,患者神志恢复并顺利脱机拔管,出院前心肺功能、肾功能均得以改善。
年轻“胖哥”生命岌岌可危
6月19日,一位年仅29岁、体重高达360斤的男性患者,因严重基础疾病失去自主呼吸。鉴于其重度肥胖、气道狭窄,急诊科接诊医生当机立断,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但随着病情进一步恶化,患者被迅速转入重症医学一科,接受更为严密的监护和治疗。
男子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钾血症、高血压病2级和2型糖尿病,全心扩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肾功能严重受损等症状层出不穷,心脏超声显示射血分数EF仅为29%(正常值为50%-70%),生命体征极不平稳。
面对如此棘手的病例,东院重症医学一科主任谢伟峰上报医务科,立即召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皮肤科、营养科、心内科等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
经过深入研讨,MDT团队为患者制定了一套全面细致的治疗计划:精确调整气道管理,优化抗感染方案选择,调整超重患者的药物剂量,给予镇静镇痛和营养支持,同时实施血液净化治疗。
机械通气精准治疗成功撤机
患者BMI指数高达55.56kg/m²,因其重度肥胖导致病理生理学改变,使得机械通气的管理更加困难,呼吸机参数的设定也更加复杂。
谢伟峰表示:“患者合并重度ARDS,在吸氧浓度100%的情况下,饱和度只有90%,且体位稍有变化,饱和度和心率都急剧恶化。”
为此,团队采用了小潮气量保护性通气、针对ARDS肥胖患者的呼吸频率设置等精准化治疗手段,每日在床边调整呼吸机参数。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通气效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一周后患者吸氧浓度逐渐降低,为成功撤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撤机拔管是重症医学科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困难气道的患者来说,拔管后再次气管插管的风险极大。
患者在拔除气管插管初期血氧饱和度仍波动较大,且不能耐受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为此,团队每日调整高流量吸氧参数,并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床边活动,康复科医生协助进行肢体康复、呼吸康复锻炼,患者病情逐渐稳定,肺部状况好转,神志清醒。经过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成功脱离氧疗,恢复了正常进食。
护理日夜守护终于拨云见日
在患者康复的过程中,护理团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日夜不息地守护着患者,密切关注着生命体征的微妙变化。
患者重达360斤、病情又极其严重,身体各种管路多,仅为其翻身就至少需要多位医护人员一起行动,翻身时稍脱手后果不堪设想!无论是预防压力性损伤、非计划拔管及血管活性药的中断等不良事件,还是每一次翻身、扣背、清理排泄物,护理团队始终尽心尽责,以丰富的经验和默契的配合完成了各种复杂的操作。
医患双向奔赴创生命奇迹
“谢谢你们救了我儿子,让他健康地回到了我的身边!我不敢想,如果失去他,我怎么办!”患者母亲满含泪水,声音微微颤抖,言语不多,字字句句发自内心,令人动容。出院后,家属致电12345热线,再次感谢重症医学一科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与精心照料。
医学的温度是从一颗心到另一颗心的温度。面对疾病的严峻挑战,医护人员以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精湛的医术,与患者并肩作战,共同书写生命的奇迹,让生命在逆境中重绽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