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 | 健脾祛湿养心神 人生小满胜万全

2024-05-20 18:17 来源: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
分享到: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八个节气,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是指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都达到了22℃以上、降水进一步增多。

海慈医疗集团心脏中心副主任、心血管一科主任纪文岩介绍,根据我国传统医学天人相应的理论,自然界和人是相互感应、互为反应、互为映照的,要维护身心的健康,就需顺应天时对饮食起居进行调整。小满节气的养生要点大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小满需养阳

夏日自然界阳气生发,人体也是如此,因此要注重养护阳气,让它自然的生与长,到了秋冬才能更好的收与藏。阳气养护得好,人体也不易被寒凉、暑湿等阴邪之气侵扰。

虽然现在天气明显热了起来,晚上睡觉时还是要盖好被子,不要暴露太多,同时,昼夜温差大,记得带个薄外套,以防受寒,损伤阳气。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夏天可多吃些生姜,如饮姜茶、煲汤加姜片、凉拌菜或调制蘸汁时加些姜末,因为生姜性温、解表,有利于毛孔张开、排出湿寒之气。同时,即便天气炎热也不要进食大量冷饮、海鲜等,以免脾胃受寒、阳气受损,到了秋冬发生咳嗽、痛经、拉肚子等病症。

夏天气温升高后人体常常需要通过出汗来散热,冲凉、吹空调也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导致身体被风、寒、暑、湿等邪气侵犯,所以用热来除热是比较好的养生方法。夏天,用冷毛巾擦身、洗冷水澡会使体表毛孔和毛细血管收缩,不利于散热,而用温热的毛巾擦身、温热的水洗澡可避免体表温度骤降,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特色疗法,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治疗,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发病的目的。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三伏贴,在三伏天用中药贴敷穴位,治疗冬天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同时可辨证配合中药汤剂或膏方内服,疗效显著,近年来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小满需健脾祛湿

“小满大满江河满”,初夏雨水充沛,闷热潮湿,湿邪容易携暑热侵袭人体,表现为痘痘、湿疹、头面部油腻、肢体沉重无力、腹泻、纳差等。因此,养生需要健脾祛湿双管齐下,饮食里可加入薏苡仁、茯苓、白扁豆等祛湿,也可以吃一些山药、莲子、芡实以健脾,还可用芳香之品如藿香、佩兰等化湿醒脾。

夏季饮食勿忘补钾,暑天出汗多,随汗液流失的钾离子也较多,由此造成低血钾会导致倦怠无力、头昏头痛、食欲不振等不适,进食土豆、绿叶蔬菜、豆类、新鲜水果可以起到补充钾离子和多种维生素的作用。如果出现暑热伤阴的情况,可有选择的进食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品,诸如鸭肉、鲫鱼、虾、瘦肉、食用菌类(香菇、蘑菇、平菇、银耳等),还可进食绿豆莲子粥、石斛荷叶粥等,有一定的驱暑化湿、养阴生津功效。

小满需养心

按中医的“五行”学说,夏季“火旺”,夏主心,夏天心火盛,心脏是需要重点保养的。

夏季养心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助热、火上浇油。盛夏酷暑蒸灼,人易感到困倦烦躁和闷热不安,因此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做到神清气和。一方面节制己欲,不受外物诱惑,自在悠然;另一方面,万物生长,各有自己的轨迹,没有十全十美,也不可能诸事圆满,淡然视之,保持愉悦心情,才能守得内心的清明。

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心神的宁静。《黄帝内经》记载:“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夏季应适当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同时适当的午睡可以补充睡眠的不足、荣养精神。午睡一般应在午餐后30分钟,时间不宜过长,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下一篇

“喂”爱坚持 哺育健康宝宝

2024-05-20 18:17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