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7日讯 日前,青大附院启动微创--机器人外科周暨山东省医学会医用机器人分会微创手术直播周,展示医用机器人在微创机器人手术领域的各类最新成果。记者获悉,青大附院自2014年10月引入我市首个达芬奇机器人至今,已完成近5500例手术,单机手术量位列全国前十,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以机器人手术为代表的精准微创外科是目前外科发展的趋势与潮流,也是青大附院发展的重点和特色项目,临床机器人、远程手术、器官移植等先进技术已成为医院外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青大附院是我国首批引入达芬奇机器人的地方医院之一,自2014年10月份至今,在相关临床科室与手术室的努力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取得阶段性成果,手术例数近5500例,单机手术量位列全省第一名,其中,肝胆外科700例,胃肠外科1577例,胸外科1743例,泌尿外科673例。该院成功实施亚洲首例机器人辅助肺脏移植微创手术、世界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双肺移植手术等多项高难度手术。胃肠外科、胸外科、心血管外科被评为中国达芬奇机器人临床手术教学示范中心。
实际上,达芬奇机器人是一种高级腹腔镜系统,由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和成像系统三部分组成。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具显著优势,其突破了人手的局限,在原来手无法深入的区域,机器手可以在540度的空间下灵活穿行,完成转动、挪动、摆动、紧握等动作,比人手更灵活,且机械手上有稳定器,防止人手可能出现的抖动现象,避免了手术中因手抖动划伤神经和血管的意外。
机器人最擅长的是复杂精细的外科手术,具有微创、安全、精准的优势。不久前,青大附院胸外科矫文捷教授团队成功完成世界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双肺移植手术。常规手术会在病人前胸留下50公分的疤痕,巨大的手术切口会使患者术后伤口疼痛明显,术后出现肩部僵硬、肌肉萎缩、上肢功能障碍。“开胸”术后,病人卧床时间长,还可能诱发失用性萎缩、深静脉血栓、腹胀等并发症。机器人辅助下的微创肺移植手术只需要肋间8厘米左右小切口及数个辅助小孔,便能完成整台手术。且术中可视化程度更高,为术中缝合及止血等精细操作提供了巨大的帮助。(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记者 郭菁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