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青岛市市立医院激活院内院外双循环,探索市级综合医院高质量发展新途径

2022-01-29 06:40 来源:青岛市市立医院
分享到:

青岛市市立医院始建于1916年,是一所市属公立医院,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山东省紧急医学救援基地。2020年以来,医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借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思路,创新推进医院综合改革,构建了国际化、标准化、智慧化、整合型的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医院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一畅通院内大循环,持续强化学科核心能力建设

强化学科能力

依托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平台,全面启动学科内涵建设提升行动,实行同一专业内外科和相关医技检查的学科中心制管理,打造一批优势学科集群。在医院内部设立学科擂台赛,攀高峰、筑高地,形成梯次发展、有序竞争的良好态势。培育了省市临床重点专科(学科)46个,挂靠市级专科质控中心18个,成为高血压、房颤、心衰等国家专病治疗中心,消化道肿瘤、辅助生殖、呼吸康复等国家级临床技能基地,呼吸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山东省分中心,全球心脏介入影像培训青岛中心,国家疼痛质控中心哨点医院,入选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的综合提升。

培树优秀人才

医院坚持“人才兴院”战略,建立健全精准识才、开放引才、赋能安才、平台留才的全周期人才培育体系。一方面,大力招才引智,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定制招聘、与高水平院校共享人才等一系列人才引进措施,柔性引进Bruno Vellas、葛兴福、程京、张志愿等院士团队,霍文逊、瞿介明、郑劲平、隋龙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实质引进浦江学者、赣江学者、北京市中青年专家等20余名学科带头人,显著提升了各学科水平。另一方面,坚持人才自我培养,实施了“泰山学者攀登计划”“齐鲁健康与卫生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国内外英才培训计划”等人才培育工程,每年选派100名青年骨干国外进修培训,为人才培养搭建了新平台。培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泰山学者4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5人、齐鲁卫生与健康人才工程人才13人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各自专科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推广先进技术

推出临床诊疗创新基金,加大投入支持医学技术创新,TAVI、经皮二尖瓣钳夹术、经典Bentall术、3D打印术、数字导航术、左心耳封堵术、无导线起博技术、帕金森DBS术、全动脉化冠脉搭桥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冠脉内血流储备分数测定等一大批技术实现领先。获准筹建试管婴儿,造血干细胞移植构筑生命方舱,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引进胶东半岛首台ROSA机器人辅助精准定位病灶,高端PET-CT使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迈上一个新台阶,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妙手机器人提高了外科手术的精准度和稳定性。

推广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

推进医、护、技、管一体化管理的综合学科发展模式,促进专科协同发展。以“六大中心”为抓手,建立以疾病为中心的协作转诊机制,加强内外科联合诊治,为患者提供整合型诊疗服务,建成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胸痛中心、山东省癌痛中心。针对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完善多学科综合门诊、多学科联合手术、多学科联合会诊模式,开设全国首个膀胱癌全程管理门诊、全省首个前列腺癌筛查门诊等40余个专病门诊,深受群众欢迎。

盘活内部资源

集约检验资源,成立临床检验中心,实现检验设备集中配置、人员集中调配、标本集中检测,并启用无人机空域物流,优化提升了检验支撑保障能力。完成本部院区库房外迁,建设急诊重症监护室,提高急危重症抢救能力。创新推出房颤、糖尿病足、肺小结节等专病专项会诊机制,对伴有房颤、糖尿病足、肺小结节等症状的住院患者,全部由“固定团队”进行清单制会诊,保障医疗安全。建立检查检验报告-临床专家联合阅片机制,医技科室主动向临床推送可疑阳性病例,临床专家主动调阅每日医技检查报告,集中阅片、单点推送,及早发现、及时救治。建立健康体检病人的健康档案管理,实行专人专管、定向追踪,对于可疑阳性病例由专科医生沟通对接,畅通预约、住院、检查等绿色通道,提供全流程追踪服务。

二、打通院外循环,持续强化技术辐射能力

植入高端资源

加强国际专科合作,深化与世界卫生组织老年合作中心、加拿大渥太华心脏病院、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等32所国际顶尖机构在学科共建、双向执业、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深度合作,强化口腔、麻醉、心血管等11个国际专科诊疗中心建设,借助博鳌亚洲论坛、世界华人医师大会等国际平台,不断扩大医院国际影响力。加强国内专科协作,深化与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院校合作,与瑞金医院、中山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院院合作,在神经病学、全科医学、运动医学等专科领域提质升级。加强医工融合发展,与清华大学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中心与共建青岛市分子诊断中心,挂牌国家个体化医学检测青岛实验室。与海尔生物医疗共建全国首家智慧血液网络中心,为全国智慧血液管理贡献市立模式。与市市场监督局共建国家海洋重要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联合开展海洋中药研发与创新,不断提升医院国内影响力。

扩容优质资源

自2013年以来,医院开始多种模式的医联体建设实践,托管崂山麦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直管式医联体。与莱西市、平度市等53所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建立松散型医联体。口腔科、呼吸科等多个学科组建专科医联体,急诊科、心内科等组建半岛专科联盟,通过选派专家坐诊、技术指导、学术讲座、人员培训等形式进行输血和造血,不断增强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与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建立互联网医联体,开展远程诊疗、远程会诊、远程培训。与莱西市、平度市开展了互联网视频门诊,与松散型医联体实现了心电诊断、PACS诊断互联,每年诊断心电图7000余例、医学影像诊断4000余例。积极探索城市网格化医联体,与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市南区人民医院、崂山沙子口卫生院等二级医院组建紧密型医联体,并与网格内的医共体有机衔接,打造职责明确、衔接顺畅、管理同质、信息互联的全链条医联体管理模式,形成贯通市县乡村一体化的城市网格化集团医联体。自主开发双向转诊智慧平台,开通上转患者检查、住院、手术绿色通道,手机一键转诊,近5年上转患者3055人、下转患者3037人。

下延医疗服务

全面加强远程医疗建设,推进优质服务向基层延伸,建成国家远程医疗青岛协同中心、青岛市远程医疗管理培训中心。利用远程网络加强智慧医疗建设,全面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门诊”“互联网+教学”“互联网+护理”等智慧服务,成为全国精准医疗应用示范单位、首届全国智慧医疗建设优秀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面推行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日间手术等服务举措,持续做好住院病人的专科随访,推出“出生一件事”等一次办好服务,开展百名医学博士进社区、建党百年大型公益义诊等“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深受社会好评。

医院通过畅通内循环盘活内部资源、打通外循环扩容外部资源,形成了院内院外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激发了发展新活力,医院总体运行持续向好。医疗工作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专家门诊量、手术台次、三四级手术量、微创手术量等关键指标大幅提升。药占比降至24%以下,技术劳务收入占比提高至27%以上,发展结构趋于合理。疑难重症占比55.1%,三四级手术量提高了34%,CMI值达到1.1,区域医疗中心地位更加凸显。市立医院在不断为民健康服务中探索创新,努力走出一条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市级综合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