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延凯,男, 1982年生人,2001年考入军校,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4年部队转业,现任青岛市智慧乡村发展服务中心发展研究科负责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网络工程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爱事业勤钻研,努力成长为复合型人才
工作中尹延凯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识大体,顾大局,讲协作,用自身思想、行动影响带动周边人。先后荣获青岛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个人、青岛市第三次农业普查先进个人、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参与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等多个项目的方案编写、建设等工作,参与建设的青岛市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获得“2020青岛信息化百佳典型案例”“2020山东省第一届新型智慧城市优秀型案例”“2021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项目”等奖项。努力做到精通术业,让自己迅速成长为一名适应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点燃一腔热血,传递温暖力量
200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尹延凯在香港中路街头看见路边有一辆献血车,献血的念头涌上心头,顺利完成了自己的献血初体验。看着血液慢慢充满血袋,他激动地说道:“发扬军人的一腔热血,我可以从小事做起,献血也可以为社会、为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时,有几个跟他在一起的战友并不理解他,有人问:“无偿献血图个啥?”他回答道:“兄弟们,军人热血什么时候用?拿出咱们军人的精神来,咱在部队说过的话还记得吗?别人有困难,能帮咱就帮!我们的血能救别人的命,只要我们尽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将来我们、我们的家人也能得到好心人的帮助……”这番话,得到了战友们的认同和响应,在他的带动下,几名战友也纷纷加入了无偿献血大军。
尹延凯印象最深的一次献血经历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牵动了亿万人的心,作为军人他想参与汶川地震现场救援,但并不是每一名军人都能到“最前线”冲锋陷阵,“不能在前线流血流汗,就在后方献血献爱。”心系灾区同胞的他来到献血点,看到战友们排起长龙争先恐后献血的场景,让他震撼,原来身边的战友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地支持助力。这个时候,在前线流血流汗是一种壮举,在后方献血献爱也是一种大爱。“虽然不认识那些需要血液的人,但能用自己的血液延续他们的生命,我感到无比自豪。虽然支持有限,微不足道,我却也为自己作为无偿献血队伍中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奉献爱心、服务社会是军人应有的情怀,部队的教育和培养,让他认识到,爱国护家不一定要上战场,也可以用献血这种方式来延续爱国护家情怀!
延续军人精神,默默献血16年
2014年他转业到了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但他始终不忘军人本色,依然坚守着“无偿献血、助人为乐”的信念,用一腔热血,挽救陌生人的生命,让更多的爱温暖流动。到地方工作后,他的献血主体也从部队转到了地方。每年定期献血已成为生活中必做的一件事,从2005年开始已默默坚持献血十六年,“我能为社会做的贡献有限,献血只是一件我力所能及的小事,但只要有需要,我一定会坚持做下去。”这是他的心声,也是他的坚持。为了让更多人加入这份献血队伍,尹延凯主动为无偿献血宣传,向身边人讲解献血知识,消除大家的紧张心理和顾虑,并且用自己的切身体验来宣传示教,用事实回击“献血有害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无偿献血。
2020年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当时全国上下正全力防控,服从大局、听从指挥是每个公民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支持和参与这场全民皆兵的人民“战疫”有许多种方式,对许多人来说,安心待在家里不出门、不串门、不聚会,也算是一种奉献。但也就在此时,尹延凯通过青岛市中心血站发送的短信得知,青岛市还有很多病人等待血液急救,急需市民就近参与无偿献血。作为一名党员他勇于担当,在疫情面前践行初心使命,充分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立即前往市中心血站参加无偿献血,“虽然我不能像医护人员一样去救死扶伤,但通过献血的方式也可以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新生命的到来,延续爱的旅程
新生命的到来代表爱的延续,2017年3月,尹延凯的家庭迎来一名新的成员,他的妻子顺利产下一名女孩,女儿的生日是3月,妻子的生日是9月,正好相隔半年。“孩子生日可以说是母亲的‘受难日’,我可以每年在妻子和女儿的生日这天都去参加无偿献血,当作一份特殊的纪念。我想只要我尽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将来她们娘俩肯定也能得到好心人的帮助,帮人即帮己。”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妻子,这种充满爱心的仪式感得到了妻子的全力支持。
献一次血容易,难的是坚持不断的献一辈子。尹延凯无偿献血的大爱举动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用自己的无私与爱心美丽着这个社会,用自己的行动为无偿献血代言,浇灌着一朵朵绚丽的生命之花,也实现着自己心中朴素的英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