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生死时速!国庆假期期间,青岛平度患者心梗休克、血压暴跌,10 余次除颤 + IABP “发力”,多科团队从死神手里抢人

2025-10-08 16:17 来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平度院区
分享到:

10月4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平度院区成功救治一例濒临死亡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抢救中,急诊科、介入手术室、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多学科联动,凭借快速反应、精准治疗和无缝衔接的团队协作,最终让患者转危为安。

据悉,62岁的患者柳女士(化名),因突发胸痛3小时,经急诊120送入青大附院平度院区急诊科。急诊科迅速完善相关检查,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当即送入抢救室对症治疗,入室患者血压低,护士给予快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患者大剂量升压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手术风险极高。胸痛中心团队快速响应,立即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

“大夫,请您救救她,拜托了!”面对患者家属的极力请求,平度急诊科主任王永彬决定放手一搏,迅速集结急诊内科介入诊疗团队,拟对患者行CAG+PCI术。平度急诊科副主任田新涛立即于抢救室床旁留置深静脉导管,留置动脉鞘管为手术保驾护航。

术中患者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反复出现室颤,心跳骤停,介入手术室护士配合电除颤10余次。急诊科副主任秦桥基、副主任田新涛紧急行气管插管、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进一步转入EICU继续给予生命支持,护理团队迅速响应,给予有创动脉压及心排血量监测,为患者做手术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等。在IABP支持下完成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成功开通闭塞血管。通过球囊在主动脉内的规律充放气,有效增加冠脉灌注、减轻心脏后负荷,使患者血压逐步回升至95/63mmHg,为患者赢得了宝贵救治时间。手术结束后柳女士当即恢复意识,生命体征逐渐平稳,转入EICU进一步生命支持,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从急诊科的快速复苏,到介入导管室的精准血运重建,再到EICU医护团队的精细化管理,任何一个环节的延误都可能影响预后。IABP作为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的重要救治手段,通过物理作用改善心脑器官灌注,为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提供强有力的循环支持。本次,青大附院平度院区急诊科团队精准把握IABP置入时机,避免了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遗症。

此次成功救治充分展现了青大附院平度院区强大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作精神,体现了院区在心血管疾病救治领域的专业水平和技术实力。青大附院平度院区也将不断加强多学科协作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坚持提升医院整体的医疗服务质量,为更多患者带来生的希望,守护一方百姓的健康。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