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下旬,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消化中心胃肠外科主任刘登强接诊了一位来自外院的75岁结肠癌患者,同时患有新发脑梗死,高血压,房颤,慢性心力衰竭,数年前还做过脑肿瘤手术。因为结肠癌导致肠梗阻,患者不能正常饮食,营养很差,极其虚弱。更为严重的是,增强CT提示结肠癌体积大,侵犯胃壁,与胃连成了一片。
家属急切地想要手术!
能吗?
目前不能!
原因主要有三:
一、患者结肠癌侵犯胃,如果手术的话,需要扩大手术,切除结肠癌的同时,还要切除一部分胃,多脏器切除手术风险高。
二、患者处于新发脑梗期,强行手术,极有可能加重脑梗,造成严重后果。
三、患者极度虚弱,营养差,手术耐受不良,术中术后极大可能出现严重问题。
不能手术,怎么办?
刘登强诊疗团队结合患者病情,
为其制定了两项措施:
一、新辅助化疗
什么是新辅助化疗?说白了就是手术前的化疗,目的是让肿瘤变小,从而缩小手术范围,而且还能降低手术后的复发和转移率。对于这个患者来说,新辅助化疗可以让结肠癌缩小,如果跟胃的侵犯分离,可以避免切除一部分胃,只做结肠癌切除即可。患者高龄,身体弱,诊疗团队为其选择了毒性较低的口服化疗,每21天一个周期,预计两到四个周期,根据患者情况和化疗后肿瘤评估调整,如果反应良好,预计9月中旬可行手术,此时,脑梗也进入稳定期,安全系数增高,双节前可出院。
二、预康复
具体来说从营养和运动两方面下手。一方面调整患者饮食结构,因为肿瘤几乎完全堵塞肠腔,需要完全无渣饮食,而且高蛋白,减少粪便,避免加重堵塞。在保证无渣餐食的同时,每日必须添加口服营养制剂,每日至少200克安素。另一方面是运动,每日步行和吹气球必不可少,从就诊到手术,预计有三个月的锻炼期,争取从每日500步到每日4000步,可循序渐进。吹气球可每日三到四次,逐渐加力,避免过度疲劳。通过锻炼,可增强体力,加强心肺功能,提高手术耐受力。
期间,患者每两周到门诊复诊,监测患者的体重,营养状态,血液学项目以及运动能力等情况,随着新辅助化疗的实施和功能锻炼,患者状态日益好转,在经历了新辅助治疗三个周期后,也就是就诊两个多月后,迎来了评估时刻。此时,患者体重无减轻,每日能步行4000-6000步,自我感觉状态良好。尤其是增强CT复查评估,效果非常好,经过三次化疗,结肠癌明显缩小,与胃壁的侵犯分离,手术不必再进行部分胃的切除。

万事俱备,只欠手术。经过详细的术前检查评估,通过肿瘤科、麻醉科、影像科、临床营养科等多学科讨论,决定进行手术,鉴于患者良好的心肺功能锻炼和体力恢复情况,虽然有慢性心衰和心律失常,麻醉科认为可以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

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2025年9月23日,刘登强主任手术团队为患者实施了腹腔镜微创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提示淋巴结切除个数28枚,远超12枚的标准个数,印证了手术质量和手术彻底性,淋巴结零转移,也预示着患者会有个好的预后。

术后,在消化中心胃肠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患者顺利康复,无任何并发症出现,并于9月30日出院,实现了双节前出院的目标,患者和家属也给予了胃肠外科高度的认可。

这台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操作视频,在刚刚结束的“佰家争鸣、胃肠先锋”手术视频大赛华北区半决赛中,取得了优秀奖的好成绩,来自全国各地的16位知名胃肠癌专家给予了该手术操作极高的认可,从另一方面彰显了新区中心医院胃肠外科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肠癌方面取得的成绩。
以始为终,全程规划,多学科协作,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是这位患者诊疗的真实写照。新区中心医院胃肠外科,用过硬的技术和贴心的服务,守护您的胃肠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