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超声科与感染性疾病科(肝病科)协同合作,成功运用“超声造影”技术为多位患者完成精准超声诊断。该技术不仅帮助患者明确病情疑虑,也为临床后续治疗指明了方向,成为肝脏病灶诊断的一项新利器。
医护人员为患者肝脏超声造影检查中
超声造影是在常规超声检查基础上,通过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声诺维或示卓安等声学造影剂)实时、动态、全程显示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情况,通过对病灶显像的增强时间、增强水平、血管构筑特征、造影剂分布特征、增强消退模式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来诊断疾病。
超声造影广泛应用于病灶的良恶性判断,肿块穿刺活检的引导,恶性肿瘤化疗及微创介入术后的疗效评估等方面,是一项实时、动态、快捷无创,无电离辐射、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的新型影像学技术,是继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之后的第三次超声革命。
这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标志着八医在超声诊断与肝脏疾病诊疗水平方面迈上了新台阶,将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安全、精准的诊断服务。
肝癌消融术后病例,动态观察病灶内及周边血供情况,排除肿瘤灭活不全或复发
考虑肝硬化多发再生结节病例,肝脏超声造影可作为筛查混于其中的恶性结节的有效手段
考虑肝脏低脂区病例,此前普通及强化CT均未见明显异常
健康科普
什么是肝脏超声造影?
肝脏超声造影,是针对肝脏病变进行超声造影,实时动态地观察肝脏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为肝脏病灶的性质判断提供关键的线索。
肝脏超声造影可极大提高肝脏低速血流及微小血管显示敏感性,显著提高超声诊断分辨率、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动态观察肝脏病灶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库否期各个时相的血流动态变化,根据声像图进一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符合率达96%以上。
(一)肝脏超声造影的优点:
1.超声造影剂不含碘成分,注射剂量小,通常在2ml以内。
2.严重过敏罕见,且微泡几分钟后经肺部代谢排出体外,无肝肾毒性,适用于肾衰竭及肝功能异常等患者;
3.无需皮试,可经外周静脉或腔内注射;
4.方便,快速,无辐射、重复性好;
5.全程实时动态观察;
6.检查费用相对较低,适合疗效评估及长期随访。
(二)哪些人群适合做超声造影检查?
1.常规超声发现肝脏结节,性质不明者;
2.肝硬化患者定期监测,筛查早期肝癌;
3.疑似肝癌、血管瘤、增生结节等需明确诊断者;
4.肝癌局部消融治疗前定位、术中监测及术后疗效评估;
5.肝、肾功能不全,无法进行增强CT/MRI检查者。
(三)什么情况下不能做肝脏超声造影?
1.对造影剂过敏者以及有蛋类或蛋制品过敏者禁用;
2.部分心脏病患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或临床不稳定性心脏病、心绞痛、急性心衰和严重心率失常、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
3.未控制的原发性高血压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4.孕妇和哺乳期患者。
(四)安全性问题
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超声造影剂微泡内填充的是惰性气体(如六氟化硫、全氟丁烷等),此类气体无毒无害,溶解在血液后不会干扰正常的血液循环,也不会形成大气泡导致气体栓塞。这些小气泡在完成它们的使命后,会轻松地通过毛细血管,短时间内会随着呼吸排出体外。
因此,超声造影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检查方法。
(五)检查流程有哪些?
1.检查前一天晚上清淡饮食,空腹8小时以上;
2.了解禁忌症及注意事项,签署超声造影知情同意书;
3.肘部静脉置留置针备用;
4.选择合适检查体位,配合医生闭气和呼吸;
5.造影过程,可重复多次观察;
6.造影完成后观察30分钟以上,无不适后,拔出留置管,检查结束。
(六)超声造影有特异性表现的常见局灶性肝脏病变
1.肝细胞肝癌
2.胆管细胞癌
3.肝转移癌
4.肝血管瘤
5.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
6.肝腺瘤
7.肝脓肿
8.肝硬化增生结节
9.肝囊肿
10.肝脂肪沉积/低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