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全国破伤风日——小伤口暗藏“致命危机”!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教您科学预防

2025-09-19 13:54 来源: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
分享到:

生活里难免磕磕碰碰,一道不起眼的小伤口,却可能暗藏致命风险——破伤风。在2025年全国第五个破伤风日来临之际,为提高公众对破伤风的认识,增强预防意识,共同推动破伤风防治工作,青岛市第八人民医急诊医学部和急诊党支部开展了以“双0行动,让破伤风成为历史”为主题的义诊活动,为大家送上专业医疗服务与健康指导。

破伤风:

小伤口背后的“冷面杀手”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通过皮肤或黏膜的破口侵入人体,在厌氧环境中繁殖并产生外毒素,引起的以全身骨骼肌持续强直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为特征的急性、特异性、中毒性疾病。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潜伏期多数为3~21天,可短至1天内,罕见病例潜伏期可在半年以上。感染部位越接近中枢神经系统(如头或颈部),潜伏期相对越短;越远离中枢神经系统(如手或足),潜伏期相对越长。发病初期,患者常出现头晕、乏力、咬东西没力气等症状,很容易被当成普通不适忽略。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典型的肌肉痉挛:先累及面部肌肉,导致牙关紧闭、“苦笑面容”;接着颈部、背部、腹部肌肉痉挛,身体向后弯成“角弓反张”状;最后四肢抽搐,严重时会引发呼吸困难,危及生命。即便治愈,患者在恢复期也需承受身心双重痛苦。

并非所有伤口都会引发破伤风,

但以下几类高危伤口必须警惕:

-未在6小时内进行医疗处理;

-伤口接触泥土、人或动物粪便及哺乳动物唾液等污染物;

-穿刺伤、撕脱伤、挤压伤、火器伤、烧烫伤及冻伤;

-存在未去除的缺血或坏死组织;

-伤口内有未去除的异物;

-已有感染征象伤口。

义诊活动:

多形式科普,还有贴心福利

本次义诊活动不仅普及了破伤风防治知识,还为大家准备了实用小礼物,帮大家轻松掌握健康常识:

专家面对面咨询:

急诊医学部资深专家坐诊,为市民解答破伤风症状识别、高危伤口判断、不同年龄段预防要点等问题,让咨询者全面了解破伤风。

疫苗知识科普讲堂:

详细讲解破伤风疫苗接种知识,包括儿童按国家免疫规划的接种程序、成年人补种疫苗的时机和方案,让群众知道“接种疫苗是预防破伤风最经济有效的方式”。

免费健康检查:

为到场市民免费测血压、血糖,帮助咨询者了解基础健康状况;对有伤口困扰的市民,提供专业伤口评估,给出个性化处理建议和预防措施。

科学预防:

做好这几步,远离破伤风威胁

正确处理伤口是关键第一步:

及时、规范的伤口冲洗和清创可降低伤口内存留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的几率和数量,从而降低非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受伤后,建议无论伤口大小,都应尽快前往专业医疗机构,接受医护人员专业的伤口冲洗及清创。条件允许,可先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去除伤口周围浅表异物,然后消毒剂进行伤口消毒。对于高危伤口且既往无破伤风疫苗类制剂接种史的病人除了要遵照指南接种破伤风疫苗外还要及时接种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如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或破伤风单克隆抗体。

定期接种疫苗不能少:

儿童要按国家免疫规划,按时接种含破伤风成分的百白破联合疫苗、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完成全程免疫后可获5-10年有效保护;成年人若没接种过疫苗,或接种已超10年,要及时补种。

日常防护要做好:

户外活动、劳动时,戴手套、护膝等装备,避免受伤;保持居住和工作环境清洁,减少接触破伤风梭菌污染源。

破伤风虽凶险,但只要提高警惕、掌握科学预防和处理方法,就能有效抵御。让我们共同关注破伤风预防,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