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团队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专家,成功为一名年轻女性实施高难度全胸腔镜下Morrow手术,实现“钥匙孔”里治心病。该手术仅通过三个微小切口精准切除增厚心肌,创伤小、恢复快,标志着医院在微创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领域实现全新突破,为广大患者带来“心”希望。
微创“钥匙孔”破难题,小切口治大病
年仅29岁的李女士长期被胸闷、气短等症状困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被确诊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左心室流出道压差显著升高,犹如一颗“心脏炸弹”,随时可能引发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在药物控制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她面临艰难的治疗抉择。
传统开胸手术需要劈开胸骨,创伤大、恢复周期长,令许多患者望而却步。而这一次,她得知青岛心血管病医院已成熟掌握全胸腔镜微创技术,便毅然踏上“心”生之路。
经过多学科周密术前评估,医疗团队决定为她施行全胸腔镜下Morrow手术。手术仅在其右侧胸壁开三个如钥匙孔般大小的小孔,借助高清影像系统,心脏结构被放大显示在屏幕上。专家如同操控“精工机器人”,在狭小空间内精准切除增厚的室间隔心肌组织。整个手术过程出血极少,心肌保护更为彻底。
术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欣教授,青岛心血管病医院心脏外科、麻醉科、超声科及护理团队通力协作,术中经食道超声实时监测,确保每一刀切除都精准可控。术后李女士恢复迅速,24小时内拔除气管插管,术后第七天即康复出院,真正实现了“小切口治大病”。
“镜”益求精,微创心脏外科迈入新阶段
青岛心血管病医院常务副院长、心外科主任医师刘晓君介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一种遗传性心脏病,患者年猝死率高达3%-5%,传统术式存在视野局限、操作难度大、推广困难等问题。如何实现更安全、更精准、更微创的治疗,一直是心外领域的攻关重点。全胸腔镜下Morrow手术是当前国际领先的微创心脏外科技术之一。其最大优势在于镜头可直达手术区域,视野清晰立体,显著提高了心肌切除的精确度,降低了手术风险。
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是青岛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微创技术的重大跨越,目前,心外科已将全胸腔镜技术常规应用于瓣膜修复、瓣膜置换、先天性心脏病矫治等多项手术,使山东和华东地区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内顶尖技术服务。未来,青岛心血管病医院将继续与国内顶尖专家团队深度合作,推动高难度心脏手术步入“微创时代”,用技术与温度守护每一颗心脏,为更多患者点亮“心”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