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改变,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导致急性心梗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的比例逐年上升,心源性猝死时有发生。
近日,一位71岁的老人在乘坐地铁过程中出视意识不清,呼吸减慢、不规律,路人立即拨打120,地铁工作人员和热心市民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和AED监测并按提示给予除颤。我院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患者仍意识不清,呼吸困难。为患者做心电图可疑心梗,已心肺复苏,立即转运,急救绿道APP及电话通知就近医院做好相应准备,接收病人。
一旦出现急性心梗,极易出现心跳骤停心源性猝死,因此,了解学习心肺复苏就尤为重要。
一、心肺复苏的定义
简称CPR,针对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心跳骤停,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者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等抢救措施,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循环系统等,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的过程。
二、心肺复苏的流程
1、判断现场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2、启动急救系统: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没有呼吸或仅仅是喘息,施救者应怀疑发生心脏骤停。立即就近呼救,同时检查呼吸脉搏,然后启动应急反应系统,获取除颤仪/AED。
3、判断大动脉搏动方法:
患者仰头,急救人员一手按住前额,用另一手的食、中手指找到气管,两指下滑到气管与颈侧肌肉之间的沟内即可触及颈动脉。
4、胸外心脏按压
1)按压平面:仰卧位、硬质平面或地面。
2)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胸骨上。
3)按压手法:掌根着力、双手紧扣、重叠上翘。
5、开放气道:(查看口腔有无活动性义齿,清除口鼻分泌物)
1)托下颌法:抢救者双肘置头部两侧,食、中、无名指放在下颌角后方,向上或向后抬起下颌。
2)口对口人工呼吸
三、注意事项
按压深度:胸骨下陷至少5-6cm,搏动有效。
按压频率:100-120次/min
按压间隔:压松相等,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按压连贯:尽量减少按压中断
按压周期:在30次内,保持双手位置固定不移位。
按压要求:大声读秒、观察患者。
四、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1、瞳孔:瞳孔由大变小﹣复苏有效;
2、面色:(口唇)面色由紫绀转红润﹣﹣复苏有效;
3、颈动脉搏动:按压一次,触及一次搏动,停压,搏动消失﹣﹣继续进行心脏按压停压,脉搏跳动﹣﹣病人心跳已恢复。
4、神志:眼球活动,对光反射﹣复苏有效;
5、呼吸恢复自主呼吸。
6、血压:能测到血压,收缩压达60mmHg以上。
心梗的患者不注意出现心脏停博可能性较大,出现以下的情况请注意及时就医
1、心前区疼痛:夜晚,在休息时,心前区出现疼痛,伴随着呼吸不畅。在夜间、休息后,出现的心绞痛,不要忽视。
2、胸痛:出现心绞痛,在一个月里,胸痛逐渐加重,胸痛次数增多、频繁,胸痛范围扩大、持续时间长,这时要高度警惕。一旦胸痛不是因为劳累、激动,在安静状态下,出现了胸痛也要多注意,这可能也是心梗。
3、心慌:憋闷会加重心慌,会让人胸闷、气短、乏力,当这样的情况逐渐加重。
4、出现出汗、恶心等:心绞痛伴随出汗、恶心、呕吐、心律失常、低血压等。
5、心力衰竭:心脏如果出现衰竭,尤其是左心脏在刚开始的几个小时发生,表现出呼吸困难、咳嗽不断、发绀、烦躁等。
6、血压降低:心梗特别是急性心梗,会伴随低血压,造成心肌梗死,心脏排血量降低,引起心源性休克。
生命的脆弱,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关爱。心肺复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它可以帮助人们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