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健康教育进机关丨秋冬季节,心脑血管“压历山大”!保护好脆弱心脑血管这些要点要知道

2023-10-17 18:27 来源:青岛新闻网健康
分享到: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当天气寒冷时,人体内的血管就会收缩,引起血压不稳定,同时加重心脏工作的负担,已经罹患心血管疾病者也往往会在此时出现血压控制不佳、心绞痛反复发作等现象,尤其是抵抗力较弱者更容易受到伤害。且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那么应如何防治心血管疾病呢?我们来听听医生的建议。

由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青岛新闻网主办的“青岛市健康教育进机关”活动,走进了青岛市某街道办事处,为机关干部职工带去健康科普讲座《秋冬季节如何保护心血管》。

活动中,邀请到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曲凤霞,与机关干部职工分享交流了气道秋冬季节保护心血管的小妙招,并为现场参与人员提出的问题答疑解惑。

心血管疾病在秋冬高发的原因

曲凤霞表示有以下几点原因:

①主要受气候变化及相应生活方式的改变影响

秋冬交替,昼夜带寒。气温下降,天气变冷,室内外温度差异大,让心血管病患者猝不及防。

②气温下降,寒冷会使血管收缩、痉挛

>血液粘稠度提高,血液流动不畅,易形成血栓

>增加血管内斑块脱落的风险,血栓斑块随着血液进入循环系统,到达心脏堵住,引起心脏供血供氧不足,易诱发心绞痛、心梗、心衰等,到达大脑,易引发脑梗,甚至引发猝死。

③寒冷会使机体水分丢失减少

寒冷天气,运动较少,排汗减少,毛孔收缩,血液粘度提高,容易形成斑块和血栓,影响心脑供血。

④盲目进补

秋冬季,容易盲目进补大量热性食物或滋补药酒,为血脂增高创造条件。从而血脂增高,血栓形成的风险也会随着提高。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一些高纤维绿色食物,保证必需的维生素摄入,禁忌烟酒,膳食总体上要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

秋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这6类人群需警惕!

曲凤霞指出,人们对心脑血管疾病知之甚少,尤其是年轻的人群,一提到心脑血管疾病,认为是老年人的专利,事实上,这种病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发病人群,以下6种人群,需重点防范。

①中老年人群(特别是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身体代谢变差,器官各项机能下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②高血压患者:如果长时间处于高血压状态,会导致动脉血管壁增厚,导致血管壁变硬,一旦血压突然升高,脑血管就很容易破裂导致脑出血。

③高血脂人群: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出现的高危因素之一。增高的脂质会损伤血管内皮,进而沉积、变化为动脉硬化斑块,进而导致心血管疾病。

④肥胖人群:肥胖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因为肥胖者血液中的脂质含量通常较高,增高的脂质会损伤血管内皮,并且通过受损的内皮进入血管壁,沉积于血管内皮下,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而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

⑤绝经后的女性: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大幅度降低,发病率会慢慢上升。

⑥吸烟者:烟碱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导致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黏度增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防范,极易引发冠心病、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

日常生活从3个方面,注意调理

曲凤霞表示,除了遵从医嘱、坚持规律服药等治疗外,建议心血管疾病患者从以下3个方面做好秋冬季节的日常调理工作。

①注意保暖,尤其是中老年人,及时加衣,必须出门时,除了保暖外,记得佩戴帽子;

②饮食以清润为主,应当适当饮用温开水、淡茶、豆浆、牛奶等饮品;

③适当锻炼,包括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不建议进行高强度运动。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