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3月16日讯(记者 张雪茹)如果用“风一样的男子”来形容一个人,那放在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杨嵘身上是再贴切不过了。初见杨嵘,他还没来得及褪去一身手术服,因刚结束8小时手术的脸上还留有淡淡的疲倦,轻微佝偻着后背,却步履如飞,干净利落地安排着工作事宜……这是杨嵘每日里最常见的一幕。作为睡眠障碍中心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两个团队的“主心骨”,杨嵘带领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成为青岛市重点学科,他是为数不多在双专业领域有极高影响力的“硬核”医生。
27年、12个小时、500多台手术
1996年,在机缘巧合下,杨嵘在毕业后被分配到五官科,从最初觉得有意思、到热爱、再到钻研,他与耳鼻喉专业有了长达27年的不解之缘。“我们每年都要开展500多台手术,每日平均工作10-12个小时是常态,27年走下来累计做了几千台手术”,杨嵘说,偶有技术难度较高的大型手术一站就是11个小时。或许于他而言,早已习惯了这个工作强度。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为什么能平均每天2台手术呢?这或许与杨嵘几近无休的工作状态有关。星期一、星期三门诊坐诊,其他时间则是手术室与病房轮轴转,就连周六、周日两天,他也是安排得满满当当,除却学习与开会,病患们是陪他“过周末”最久的人。
在“抠抠搜搜”中为患者拔丁抽楔
与其他的外科医生“大刀阔斧”不同,耳鼻喉医生“太难了”!面对的任何一个部位、器官都小小的,想要在这上面“做文章”,可得要有点真本事。
“耳鼻喉科专业要求医生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静下心来,因为我们要在患者的‘洞洞眼’里诊断、治疗和手术,理论知识难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患处太小,如听骨只有半个芝麻大小,为患者做植入和神经修复,都不容有半分马虎和浮躁”,杨嵘笑着说,就因为从事了这个专业,一身的急脾气都在每日的“抠抠搜搜”里治好了、磨没了。
会“相面”的耳鼻喉科医生
“你睡觉肯定打鼾”,还没回神之际,杨嵘已经给记者相了一回面,他说肥胖的人大部分都打鼾。“气道狭窄堵塞导致打鼾,打鼾导致了肥胖,晚上还会出现食道反流和咳嗽”,记者表示神了,全对!
“我见过太多这样的病例,即使你戴着口罩也不影响诊断”,杨嵘说,最初他选择的专业就是睡眠疾病的诊断,多年以来在兼顾耳鼻喉科的同时,他发现,鼾症作为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孩子智力发育迟缓的源头病,在患者中的占比高达2.5%-4%,这类患者群体大且青岛并没有专业的耳鼻喉团队从事鼾症的诊断与治疗,于是,顶着艰难险阻,在医院和领导们的支持下,首家睡眠障碍中心以及眩晕诊治病房正式成立。
心在一艺,其艺必工!“职业病”让他看什么都能联想到工作和专业,即使在采访途中也不影响“相面”的杨嵘,注定在事业上所付出的要远远大于回报,可是那又怎么样,一路行来,他收获了无数患者的支持和口碑,即使再累再难,他也从未止步于前。
杨嵘与新“声”世界的故事
2022年,杨嵘在援藏帮扶中为9名失聪儿童进行了康复手术,这群孩子有的是先天性耳聋,有的是中耳炎患者,他们千里迢迢来到青岛,在青岛市相关政策基金和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支持帮扶下,杨嵘组织科室成员紧锣密鼓地进行了部署,为孩子们提供了最好的服务,给予了最用心细致地关爱。
杨嵘带领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成功为巴桑普赤的右耳植入人工耳蜗;为尼玛扎西进行了“左耳中耳炎+骨链重建术”;为次仁旺布进行药物保守治疗……在经过了专业的听力康复后,9名孩子的听力全部大有改善。
“帮助孩子们重返有声世界,在交谈中感受到他们的倾听与反馈,看到他们脸上绽放的笑容,这一切都值了”,杨嵘说道。
2021年杨嵘被评为“青岛好医生”,谈及此,他淡淡一笑,“用这种方式为我们加油鼓劲,我们更要使劲干,用心干,才不负医院与患者的期盼”。荣誉的背后是压力更是动力,做好本职工作,拼尽全力对待每一位患者,用医者的誓言不断激励和挖掘自己是他不变的追求,“医”路繁花,杨嵘将继续怀揣初心破除坚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