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的热播带火了广东美食猪脚面。剧中的大反派高启强多次点名要吃猪脚面,引得很多观剧粉丝也对猪脚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一吃为快。那么,猪脚面具有哪些地方特色,又有哪些营养价值呢?
△图片截取自电视剧《狂飙》
猪手/填肾精,健腰脚
其实广东当地并没有猪脚面的叫法,而是多称为猪手面。为了更加精细区分食材的不同口感和味道,广东人会把一根猪蹄区分为猪手和猪脚,猪手一般是指带蹄子的猪小腿,这一部位肉相对较少,以皮和筋骨为主,更有韧劲、嚼劲和弹性;猪脚则指猪大腿,厚实肉多、肥而不腻。外来消费者不知道区分猪手和猪脚,便会直接叫猪脚面。
一只软糯不腻的猪手加上富有嚼劲的传统竹升面,便组成了这道广东人百吃不腻的猪手面。首先,咱们来说猪手,中华民族食用猪手的历史较长,《随息居饮食谱》记载:“猪蹄爪甘咸平。填肾精而健腰脚,滋胃液以滑皮肤,长肌肉可愈漏疡,助血脉能充乳汁。较肉尤补,煮化易凝。”《本草图经》中提到猪手可“主行妇人乳脉,滑肌肤,去寒热”。《本草纲目》中有猪手“煮清汁,洗痈疽,渍热毒,消毒气,去恶肉,有效”的记载。可见猪手不仅能作为解馋的食材,也可作为血肉有情之品起到补肾填精的作用,尤善治疗产后乳少等病症。
猪手中富含优质蛋白质及铁、钙等多种矿物元素。此外,猪手中脂肪含量略高,虽然通过长时间的炖煮,有一部分脂肪已分解散失,但血脂异常者、糖尿病患者和血尿酸偏高者还是应少吃,偶尔尝鲜可以,经常吃则不利于控制病情。
竹升面/厚肠胃,强气力
猪手面的另一位主角便是竹升面了。作为在《舌尖上的中国》面食专题中为南派面食挣得一席之地的老牌传统面,竹升面在广东地区可谓家喻户晓。竹升面的做法十分独特,需将高筋面粉与大量鸭蛋、碱水混合成面团,稍作发酵后置于碗口粗的竹竿下,人骑坐在竹竿上做弹跳的动作,一边弹跳一边翻压面团,在弹弹跳跳间便将面压成薄薄一片,这样能把面团压得格外筋道,弹韧的面身紧实而爽滑,相比北方面条而言,竹升面显得较硬,有着不俗的嚼劲儿。
竹升面的主要食材为小麦粉和鸭蛋。小麦粉除富含淀粉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核黄素、烟酸及维生素A等多种营养元素。小麦粉有“补虚乏,实皮肤,厚肠胃,强筋力”(《随息居饮食谱》)的特性,自古就是中华民族最常食用的主食之一。清代医家王孟英云:“北产重罗者良。造为挂面,可以致远,病人食之甚宜。南方地卑,麦性黏滞,能助湿热,时感及疟痢、疳疸、肿胀、脚气、痞满、痧胀、肝胃痛诸病并忌之。新麦尤甚。惟单酵水造为蒸饼,较不助病,且可入药。”其认为北方产的小麦粉更宜食用,还着重强调了应该避免食用小麦粉的人群。《本草纲目》中亦有“新麦性热,陈麦平和……面甘,温”的记载。
王孟英认为鸭蛋是“纯阴性寒”的食物,提出鸭蛋“滞气甚于鸡子,诸病皆不可食。惟腌透者,煮食可口,且能愈泻痢。更有造为皮蛋、糟蛋者,味虽香美,皆非病人所宜”。现代研究发现,鸭蛋含有蛋白质、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钙、钾、铁、磷等营养物质。可见这种由甘温的小麦粉与偏寒的鸭蛋组成的竹升面较为平和,不燥热也不寒凉,可谓饮食进补的一道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