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二十四节气之经络穴位养生

2023-02-06 14:05 来源: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分享到:

《黄帝内经》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因此经络通则百病消,常按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祛病强身。

随着自然界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人体的经络、穴位、气血津液也发生相应变化,人身体上的穴位有300多个,根据中医顺应天时的养生理论,究竟什么节气选择哪些穴位可以起到祛病养生的作用呢?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坚持中西医结合发展,充分发挥中医针灸的预防保健作用,中医康复科推出“节气经络穴位养生”系列,带大家了解节气与穴位之间的关系,掌握节气穴位养生的方法。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立”为开始的意思,提示春季的开始。春季是人体阳气生发的季节,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应顺应天地阴阳之气,进行适当的调摄,使阳气得以宣达,因此立春养生以疏肝养肝为主。

选取穴位

1、太冲

位于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疏肝理气,通络止痛,按揉2分钟或艾灸10分钟。

2、阳陵泉

位于膝盖前下方,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凹陷中。疏肝利胆,按揉2分钟。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个节气。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雨水节气养生应该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以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

选取穴位

1.足三里

位于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健脾养胃,补中益气,按揉2分钟或艾灸10分钟。

2.脾俞

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健脾益气,按揉2分钟或艾灸10分钟。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此时,阳气生发、万物始生,大部分植物都开始抽绿发芽,动物都结束冬眠开始出来活动,人体内的阳气也由冬天蛰伏于肾脏封藏的状态变为肝脏之阳气生发的状态。

根据中医治未病的预防养生理论,顺应天时,结合自然对人体的影响和人体气血运行规律,在惊蛰节气,养生当以护肝健脾,艾灸扶阳为主,促进肝经和胆经的经络气血畅通以及人体阳气的升发。

选取穴位

1、阳陵泉

疏肝利胆,位于膝盖前下方,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凹陷中,以艾条悬灸10分钟。

2、足三里

健脾和胃,位于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下3寸,以艾条悬灸10分钟。

3、涌泉

益肾平肝,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二、第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热水或者艾叶水泡完脚后,按揉100次。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正当春三月的中间。春分,是一分为二、昼夜平分,寒暑平衡之意,也是平分春季的意思,此时严寒已经退去,气温回升较快。春分过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春分时节,在大自然中阴阳各占一半,此时人们养生也应按照时令节气的变化规律,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通畅。

选取穴位

四关穴:合谷穴和太冲穴(左右各一)的合称,具有平衡阴阳,调节气血的作用。

合谷

手背第1、2掌骨之间,约平第2掌骨中点处。按揉2分钟或艾灸10分钟。

太冲

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按揉2分钟或艾灸10分钟。

注意:这两个穴位孕妇禁用哦!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清明时节,空气清新明洁,阳光明媚,草长莺飞,百花盛开,自然界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清明之际正是人体阳气上升的时候,也是肝气最旺的时候,此时养生应以调理肝经和脾经为主,宜健脾扶阳祛湿,疏肝调暢情志。

选取穴位

三阴交

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脾、肝、肾三经的交会穴,一穴可以通三经,按柔2分钟或艾灸10分钟,有健脾养肝补肾之功效。

行间穴

足背,第一、二趾间缝纹端,按揉2分钟,可以泻肝火,调情志。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民间有“雨生百谷”之说.谷雨时节,降雨增多,空气湿度大,环境也会变得潮湿,湿邪比较容易侵入人体,所以谷雨时节养生应以祛湿为主,中医认为湿气通于脾,祛湿当以健脾入手。

选取穴位

1、阴陵泉

健脾祛湿要穴,位于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按揉2分钟或艾灸10分钟。

2、中脘

健脾和胃化湿,位于肚脐上4寸,按揉2分钟或艾灸10分钟。

专家介绍


刘辉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主任主任医师

曾获得“青岛市中医药优秀人才”、“青岛市技术能手”和“青岛市中医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青岛市针灸学会理事;山东省针灸学会针灸临床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业特长:擅长综合运用针刺、穴位埋线、火针、耳针等中医临床技术治疗面瘫、头痛、枕神经痛、头晕耳鸣、颈椎病、肩周炎、肌筋膜炎;单纯性肥胖;功能性消化不良;痛经、月经不调、卵巢功能减退等疾病。运用小儿推拿术治疗小儿咳嗽、便秘、腹泻、功能性消化不良、夜啼等疾病。

坐诊时间:每周一、周四上午

预约方式

针灸科门诊

1.手机“慧医”APP:手机下载安装“慧医”APP即可。

2.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官方网站。

3.支付宝生活号:支付宝搜索“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4.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微信添加公众号“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并关注。或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

5.青岛市居民健康信息服务平台:(http://guahao.jkqd.gov.cn/#/index)

6.健康青岛微信公众号:微信添加公众号“健康青岛”并关注。

7.自助机预约:在门诊楼自助机上点击预约挂号→预约的科室→预约日期→预约的专家→就诊的时间段→确认预约→预约成功→打印预约凭证。

8.诊间预约:每次就诊结束后,门诊医师可直接完成。

9.人工现场预约:综合服务中心。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