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90后也中招?总以为这是“中老年病”,殊不知,年轻人也是它的“菜”

2022-11-27 06:30 来源:青岛市市立医院
分享到:

统计数据显示,高血压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要知道,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容易情绪低落、饮食不规律、抽烟喝酒、熬夜,且缺乏运动,肥胖……这些都很常见,容易导致血压飙升。

“我居然高血压了?!可我才32岁”

市民房女士(化名)今年32岁,从事律师工作多年,日前单位组织体检时,测量高压接近180mmHg,她有点不敢相信,体型不胖,平时也无吸烟、喝酒这些不良嗜好,之前查体也没发现此类问题,身体一直很健康,怎么年纪轻轻就高血压了?

在家人苦口婆心劝说下,房女士终于来到医院,经医生检查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医生建议她规律服药控制,房女士却固执得不肯遵从医嘱,觉得降压药“是药三分毒”,肯定有副作用,而且一旦开始服用,就得一辈子服用,不想年纪轻轻就做“药罐子”。

像房女士这种“自说自话、不遵医嘱”的患者并非个例。高血压有那么可怕吗?不吃药能不能控制高血压?降压药到底有没有副作用?今天我们邀请干部保健中心东院保健四(心内)科副主荣瑗瑗,为大家讲讲房女士担心的那些问题。

高血压早已经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

高血压是目前我国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我国现有近2.7亿高血压患者,但是他们当中只有不到30%的患者能降血压控制达标。大部分人对自己已经成为高血压预备役毫无察觉,直到体检才发现自己血压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盐高脂饮食、缺少体育运动、吸烟、熬夜、肥胖、精神压力过大等不良生活方式,已经造成了年轻人中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高血压早已经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开始“盯上”年轻人。

体检时测血压高就是高血压吗

虽然目前有些指南建议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下调至收缩压≥ 130mmHg和(或)舒张压≥ 80mmHg,但是国家卫健委对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仍然是: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

量血压的最佳姿势有两个,分别是坐位和卧位。测量血压前要静坐或者平卧至少5分钟,排空尿液,测前30分钟不要运动,不要喝咖啡、浓茶,不要吸烟。测量血压时袖带绑到上臂,最好和心脏平齐而且中间不要隔衣服,让袖带和上臂直接接触。仰卧时手臂下要适当垫高,和心脏平齐,坐位时最好是有靠背的椅子,使身体完全放松,不要翘二郎腿,因为这样会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加。

高血压都分为哪些不同的种类

高血压在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的病因至今未明确,被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在高血压患者中,有10%的患者是由于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血压升高,被称为“继发性高血压”,这类高血压可通过治疗原发病得到根治或改善。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很多,包括肾脏疾病、肾上腺疾病、主动脉缩窄、颅脑病变、睡眠暂停呼吸综合征、甲亢等多种疾病。

高血压不可怕,可怕的是固执任性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见的包括头疼、眩晕、心悸气短、疲劳等。中后期可导致不同靶向器官的并发症。若高血压损害心脏,则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并发症;高血压损害大脑,则会出现脑出血、脑梗死;高血压损害肾脏,则会出现肾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尿毒症;高血压损害眼部,可出现眼底动脉硬化、黄斑病变、眼底出血等。

其实高血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血压控制不佳,导致长期高血压引起上述严重的并发症。

降压药到底有没有副作用

药物是把双刃剑,不正确用药可能会发生副作用。所有的药物包括降压药都有副作用,但降压药的副作用小于长期高血压对身体的损害。任何一种降压药都可能有个别患者不能耐受,药品说明书上列举的不良反应仅占1%~5%,并不是每位患者在用药后都会发生。伤肾伤心的是高血压疾病本身,而不是降压药。高血压患者应该纠正认知误区,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合理地应用降压药,通过合理地控制血压从而尽量减少高血压导致的心肝肾等多器官的并发症。

高血压需要终生服药吗?

高血压和普通感冒不同,高血压不能“自愈”,也不能“治愈”,只能“被控制”。绝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降压药。擅自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

远离高血压,这些习惯得注意

预防高血压主要从建立良好生活方式入手,做到以下几点:1.保持心情舒畅,做到不急不躁、心平气和;2.改善膳食结构:均衡饮食,保证每天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减少高脂高盐饮食;3.适度运动,控制体重;4.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5.戒烟。

荣瑗瑗副主任特别提醒大家,高血压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千万不能因为自己年轻就随性而为,健康的身体是最宝贵的财富。出现高血压症状,要尽快前往医院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