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别亲孩子,小心传播“亲吻病毒”!

2022-11-27 06:20 来源:科普中国
分享到:

小女孩高烧持续一周不退,送到医院检查才知道原来是家长带孩子过程中没有注意卫生问题,唾液传播感染了“亲吻病毒”。

这是最近某热播剧中的剧情。但这并不只是电视剧里才有的情节。“亲吻病毒”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生活中不少带孩子的家长都有类似的问题,比如喂宝宝吃饭之前自己先尝一口,看着宝宝肉乎乎的脸蛋,忍不住亲上一口……这些行为都可能导致“亲吻病毒”的感染,那么感染了“亲吻病毒”能治好吗?别急,想让我们先来看看“亲吻病毒”是个啥。

“亲吻病毒”,一种疱疹病毒

“亲吻病毒”即EB病毒,是一种人类疱疹病毒。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播,此外还可以通过血液传播,由90%以上的成人所携带。病毒进入人体之后,可以在口咽部的上皮细胞内增殖,上皮细胞释放病毒,感染局部B淋巴细胞(免疫系统中的一种主要细胞)。B淋巴细胞进入血液循环,从而造成全身的感染,并可长期潜伏在人体淋巴组织中。

感染后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喉咙不适、反复发热、咽喉痛、扁桃体红肿、咳嗽、颈部淋巴结肿大及身体疲倦等,和普通感冒、流感症状相似,容易被误诊为普通的感冒发热。剧中的小女孩正是被家长误以为是普通的发烧,实则感染了EB病毒。此外,少数患者会表现为眼睑浮肿、脖子肿、皮疹等症状,易被误认为肾炎或者甲亢、猩红热、麻疹等,如果孩子出现上述症状要引起注意以避免误诊。

感染了“亲吻病毒”能治好吗?

目前尚无治疗EB病毒的疫苗,绝大部分患者可以自行恢复,仅需采取休息、解热、镇静、护肝等对症治疗。除了上述喉咙不适、反复发热等症状外,在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EB病毒的感染可能还会引起以下疾病: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该疾病可以自愈,通常无后遗症。多发于学龄前和学龄儿童,表现为发热、咽炎和颈淋巴结肿大、肝脏、脾脏肿大等。据调查,90%的 3-5岁儿童都感染过EB病毒,导致的也是这种良性疾病。

2、肿瘤

EB病毒还与鼻咽癌、淋巴瘤有关。EB病毒导致的鼻咽癌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浙江和台湾等地区高发。

这是一种发生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患者多为40岁以上人群,5年生存率在50%左右,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而引起的Burkitt淋巴瘤多好发于非洲6岁左右的儿童。

3、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患者表现为持续性的高病毒浓度,频繁引发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症状,同时伴随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肝炎,血小板减少,极度过敏等全身性症状。

该种症状较为少见,预后非常差,未经治疗的患者死亡率100%,部分患者需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方可治愈。

亲吻病毒”如何预防?

5岁以内的儿童,口咽部扁桃体内的初始B细胞含量高,为EB病毒提供了良好的入侵途径,这也是与成人相比,小朋友更容易感染EB病毒的原因。

要避免小朋友免受“亲吻病毒”的入侵,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要用嘴试吃宝宝的奶瓶、餐具和喂食的食物,更不要用嘴对嘴来喂食,避免食物裹挟着病菌进入宝宝的口腔。

2、外出回家不洗脸、不洗手、不换衣服,就抱孩子亲等,照顾孩子前,一定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尽量避免新生儿与外人的接触,如亲吻脸颊、亲密拥抱婴幼儿等,尽量避免去人群较密集、空间封闭的场所。

4、提高儿童自身的免疫力。可以按时给婴幼儿接种水痘、流感等疫苗,预防相关疾病;加强儿童的身体锻炼,增强儿童体质。

复核|李南南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调研宣传工作部副部长二级调研员中国科普作家(医学方向)

来源:CCTV生活圈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