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天气反复无常,孩子们抵抗力弱,一个不注意,宝宝们就容易“中招”,孩子发烧后宝爸宝妈们难免会手忙脚乱,担心高烧会不会烧坏脑子?不知道宝宝发烧怎么处理,退烧药怎么用?什么时候需要马上去医院?今天,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闫美兴做客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直播间,详细与大家谈谈儿童发热的健康管理与合理用药问题。
关于发热,你了解多少?
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症状,也是儿科门诊特别是急诊最常见的问题。临床中通常肛温≥38℃或腋温≥37.5℃即定义为发热。
如果宝宝出现了手脚冰凉,畏寒,甚至寒颤,说明还处在体温上升期;如果宝宝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和脉搏加快,唾液分泌减少,口干舌燥说明到了发热持续期;如果宝宝大量出汗,丧失大量的体液说明已至退热期。
发热是一种生理机制,对抗感染和病情恢复有益。退热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儿童的舒适度,而不是仅关注体温是否降至正常。且宝宝的发热原因很多,一般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家长如果无法分辨宝宝的发热原因且高热不退时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如何正确应对发热?
当宝宝发烧时可以通过物理降温提高儿童舒适度,取温水擦拭孩子额头、适当时间温水浴或者采用减少衣物穿着等方法,一般来说,腋下温度小于38.5 ℃的宝宝优先考虑物理降温。不推荐使用冰敷及酒精擦浴,因其可以引起寒战,增加不适。当出现发热寒战时,不适宜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而是要注意保暖,适当添加衣物,调整室内温度,改善宝宝的舒适度。
对于小于3月龄的婴儿,一般不推荐使用退热剂,因为对于这类婴儿,发热可能是严重感染的唯一体征,需要立即就医。对于3个月以上的儿童:体温 ≥ 38.5 ℃和(或)出现明显不适(例如出现精神萎靡、液体摄入减少等表现)时,建议采用退热剂。宝爸宝妈们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给孩子服用帮助其退热。
如果孩子体温低于38.5 ℃,且精力旺盛,精神好,是不需要使用退热药物的;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5℃,热面容、烦躁、精神不好,就需要马上给与退热药物;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9℃,是容易诱发高热引起的惊厥的,必须马上使用退热药物。但服用时还请家长注意,不建议将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联合或交替使用,也不推荐与含有解热镇痛药的复方感冒药合用。
关于发热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发热要捂汗,捂汗能降温
发烧会经过三个阶段:发冷、发热、发汗。只有在发冷的阶段才应该为宝宝添加衣物,在发热的阶段应减少衣物,发汗的时候,应穿一件较宽松的衣物,以利于排汗。一直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不仅影响孩子散热降温,而且还会诱发小儿高热惊厥。
误区二:宝宝发烧会烧坏脑子
我们常说的烧坏脑袋,并不单纯的是指发烧,同时还有脑炎和脑膜炎等症状。一般发烧在41℃以内,不会损伤脑部神经。一些脑炎、脑膜炎患儿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病情较重,是可能导致患儿智力下降等问题的,但是发烧只是这些疾病的一个症状,因而并不能说是发烧烧坏脑子。高热时需要警惕的是高热惊厥,短暂的惊厥基本不会对患儿产生影响,但是高热惊厥的反复或持续发作也可能会对大脑造成损伤。
误区三:遇到发热就用抗生素
抗生素针对的是细菌感染,每次发热不一定都是细菌感染,还有病毒感染、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等。要知道乱用抗生素很容易产生耐药性,等真正需要抗生素治疗时疗效不理想。且滥用抗生素会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误伤人体益生菌,从而导致体内菌群失调导致腹泻、腹痛、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