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从小体型肥胖,近几年由于工作繁忙,运动较少,体重增大,易疲劳,尿里大量泡沫,体检发现血糖高、血脂高,而且尿蛋白3+,潜血1+,肌酐轻微升高。到海慈医疗集团本部内分泌科就诊,确诊为肥胖相关性肾病(ORG)。经过一段时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重减轻30斤,血糖、血压控制良好,蛋白尿、潜血消失,肌酐恢复正常。
集团本部内分泌科主任、西院区内分泌科学科负责人李光善介绍,肥胖不仅会引起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还会引起慢性肾小球疾病,即肥胖相关性肾病。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成为国内外常见的流行病,肥胖相关性肾病也逐渐增多,肥胖相关性肾病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原因之一。
如何诊断肥胖和肥胖相关性肾病?
肥胖是指机体脂肪含量过多或分布异常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以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来判断是不是肥胖。正常体重:BMI 18.5~23.9 kg/m²;超重:BMI 24.0~27.9 kg/m²;肥胖:BMI≥28 kg/m²;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也是肥胖,称为腹型肥胖。符合肥胖标准:BMI≥28 kg/m2,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排除其他肾脏疾病,即可诊断为肥胖相关性肾病。
肥胖为什么会引起慢性肾脏病?
集团本部内分泌科龚敏副主任医师介绍,目前,机理还未完全清楚,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
首先,肥胖患者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机体代偿产生过多的胰岛素,胰岛素增多和胰岛素抵抗导致肾小球高压力、高灌注、高滤过,即肾小球的“三高”现象,从而导致肾小球结构改变,包括肾小球代偿性肥大,毛细血管丛扩张,足细胞结构改变,最终导致肾损伤。
其次,肥胖患者脂肪细胞可分泌许多脂肪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许多炎症因子,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增生,肾小球细胞肥大,血管外膜细胞转化为脂肪细胞,肾脏纤维化,引起蛋白尿和肾功能衰竭。
另外,肥胖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在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对于腹型肥胖患者,包膜内脂肪紧紧包裹住肾脏,对肾脏施加了强有力的机械压力,进一步加重肾脏的损伤。
肥胖相关性肾病有什么表现?
肥胖相关性肾病可见于儿童、成人及老年人,其中以男性青壮年多见,大多数患者起病隐匿,早期临床表现常常比较轻微,部分患者无特殊不适而未被察觉,常常在体检时才发现,此时尿检发现轻中度蛋白尿,无肉眼血尿,合并糖尿病者,可有口干、多尿、多饮等症状。
如何防治肥胖相关性肾病?
1.预防肥胖是减少肥胖相关性肾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健康饮食、科学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减轻体重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应戒烟、戒酒,低热量饮食,增加运动量。重度肥胖者应在医师的指导下制定科学的个体化饮食和运动方案,适当应用减肥药物帮助控制饮食,减少饥饿感。当然,减轻体重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切忌快速减重。
3.西药治疗需要合理方案及严密监测。ACEI及ARB类药物能减少肾小球“三高”状态,减少尿蛋白,有助于肾功能的保护,同时,由于该类药物也有降血压和升高血钾的作用,所以使用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血压和血钾等。对于合并有高血糖的患者,选择SGLT-2抑制剂和二甲双胍,能同时降低血糖,减少蛋白尿,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由于药物治疗专业性较强,且上述几类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尽可能让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来确定处理方案,切忌乱投医。
4.中西医并重综合治疗。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通过中医辨证论治,采用健脾清胃、滋补肝肾、清热利湿、活血化痰等方法,可以减轻患者的饥饿感,有助于饮食控制,减轻体重,还能减少蛋白尿,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