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是精准防控、排查疫情风险点的有效手段。目前,青岛多个区市已完成两轮全员核酸检测,完成这项繁重工作的主力是那些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衣、不敢喝水的白衣天使们。将一根根棉签拆开包装,举起采样后放进试管,消毒双手后再为下一位市民采样……这样看似简单的动作,许多“大白”每天都要重复上千遍。
与核酸采样点的工作人员类似,几乎每个防疫岗位上的人都在“重复”。他们不停地拆包装举起棉签采样,不停地上下楼奔波问诊,不停地整理调度保障物资……在每一次的“标准”复制中显示责任与担当。
双手冻僵了,借助手消毒的揉搓恢复灵活
今天,崂山区启动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青岛市市立医院所属的麦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分散在3处核酸采样点。“来张嘴,啊……”麦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长陈峰语气轻柔,与此同时,她快速拆开棉签包装,抬起胳膊熟练地完成采样,把样本放入采样管中,然后为双手消毒……这样的动作,陈峰和同事们平均每人每天要重复近1000遍。
核酸采样人员为市民进行核酸检测。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记者 樊蓉 摄
与前些天相比,今天的气温骤降,天空中还飘落着蒙蒙细雨。尽管戴着密闭的手套,但没一会儿核酸采样人员的双手就冻僵了,她们只得借助给手消毒时的揉搓让双手恢复灵活。“但是没有人抱怨。负责后勤保障的同事便从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给每个人拿了热水袋、暖宝宝,还有大衣。大家虽然很冷,但心是暖的。”陈峰说。
从早上6点到次日凌晨,大家不仅要负责采样,还要负责标本的转运、登记、报数、院感、质控和物资的补充。这个团队中最小的已经40岁,许多人都是带伤上阵:陈峰手术后淋巴回流不畅,顶着水肿的胳膊,一坚持就是十几个小时;护士兰天和郭媛椎间盘突出、肩周炎严重,她们咬牙“扛”着……大家每天连续采样超过12个小时,巨大工作量使每个人员倍感压力。但每个人都开足马力,各个点都是连轴转,午饭也只能插空塞几口垫饥。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大家都最大限度减少饮水。
核酸采样人员。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记者 樊蓉 摄
穿梭在隔离小区楼宇,成为特殊时期居民们的“家庭医生”
在封控区管控区,也驻扎着许多变身“大白”的医护人员。他们将医者仁心带给了担忧中的居民,为他们注入了信心与勇气。
日前,黄岛区甘水湾小区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并解除封控。薛家岛医院医生张圣霖在这里的工作也“暂告”一段落。此前,他在甘水湾小区升为中风险区的第一时间接到医院任务,立刻拎上了自己的行李,踏入了这个被封控隔离的小区,与健共体总院区中心医院的医生护士以及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公安干警等共同守护这个被阴霾笼罩的地方。
“张大夫,张大夫,有个居民胳膊刚动了手术,缝合处需要换药了!”“张大夫,有个居民皮炎发作了,您能来看一下吗”……在甘水湾小区,总是能听到居民向张圣霖求助的声音。他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反复穿梭在小区各个楼之间,上门诊治,为许多封控区患者解决了出门看病、买药、咨询、用药、心理指导等问题,守护着封控区居民的健康。同时,他还负责参与甘水湾社区防控现场指导,参与封控区内垃圾废物规范处置等。由于居民“求助”越来越多,张圣霖不想让居民等待,所以只在饭点的时候才能喝上口水,然后上一次厕所,为的是避免穿脱防护服浪费时间。
上阵“父女兵”,整理物资不舍昼夜
前方采样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强大的后方保障。合理设置采样点、搭配采样团队,保障好物资供应,完成终末消杀、医废处置等工作,才能在保障医护人员健康安全的同时,提高核酸采样效率。
胶州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人员闻令而动,面对疫情,有这样一对父女不约而同作出了同样的选择。父亲姜建波是胶州市云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办公室主任,女儿姜梦菲是胶州市北关卫生院综合科工作人员,他们都在基层医疗单位,并在各自岗位不舍昼夜,做好全员检测期间物资供应和后勤保障工作,虽然每日重复的工作有些“枯燥”,但他们依然保持着工作热情。
今年59岁的姜建波是胶州卫生健康系统的“老熟人”,在云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卫生监督的他,俨然一幅“活地图”,从诊所、卫生室到三小行业,每个路口、每个拐角、每家商铺都清晰地印在他脑海里。在全员核酸检测期间,姜建波主动承担了整个辖区的人员调度和物资保障工作,每天住在单位,早晨送采样队伍出发,夜晚整理物资到凌晨,期间队伍派遣、人员排班、运送物资工作都由他一人兼顾,还要接源源不断的咨询电话。
姜梦菲是一名中药师,自疫情发生以来,她就来到综合科,承担了单位疫情防控综合协调工作。全民核酸检测期间,她无暇照顾八岁的儿子,就把孩子送到公婆那里,公婆住的小区被管控了,她就索性一心扑在工作上。多日的疲惫与操劳让姜梦菲的喉咙沙哑,但她依然坚守岗位。3月12日是姜建波的生日,他的爱人准备了一桌好菜,叫两个“大忙人”回家吃饭。父女两个合计后决定:晚上7点抽空回家。但是,他俩也仅仅是回家扒了几口饭,又匆匆道别返回各自工作岗位。姜建波说:“晚上采样队入户,都忙到凌晨才能回来,我不放心。”(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记者 郭菁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