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心脏”每天要充电,山东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患者在青岛出院

2022-01-15 06:20 来源: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分享到: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月13日讯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后,山东省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患者今天在青岛顺利出院。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心脏”每天都需要充电。

今天早晨七点多,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患者黄先生正式出院,准备返回福建老家。去年12月,青大附院心外科杨苏民主任团队成功为终末期心力衰竭的黄先生实施了人工心脏植入术。这次手术植入的“人工心脏”,是永仁心国产植入式磁液悬浮心室辅助装置,体积仅有乒乓球大小,这也是山东开展的首例国产人工心脏植入术。

杨苏民(右)与患者黄先生。

在黄先生的身上,随时携带者一个黑色的小挎包,就像公交车售票员一样。这个外部装置通过一根经过腹部皮下隧道的细电线与“人工心脏”连接起来,装置包括电源、可充电电池以及一个监控器,给予“人工心脏”电力支撑。

人工心脏不是完全替代人体自己的心脏,而是辅助人体自身心脏,搭建起患者心脏血液的辅助流道。血液从左心室经入血管流到血液泵内,通过血液泵内叶轮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将血液推出并经出血管流到升主动脉,从而部分或完全替代左心室功能,辅助患者血液循环。

据了解,心脏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衰疗效确切,但目前国内心脏供体极度缺乏,大多数终末期心衰患者无法获得心脏移植的机会,往往在等待移植的过程中不幸去世。且有部分患者不适合心脏移植,人工心脏从而成为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替代选择:部分患者在心脏辅助系统的帮助下可以恢复功能,进而撤除该装置;部分患者可以将其作为心脏移植的桥接过渡;另外一部分患者可以长久携带该装置,作为最终治疗方法,目前国际上已经有患者利用该装置存活11年之久。

手术现场。资料图

观海新闻记者获悉,该人工心脏具有体积小、声音小、转速稳定、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试验中,患者的一年生存率达到100%,并且没有出现过装置相关的重大并发症,临床数据优于很多国外人工心脏产品。目前,全球人工心脏最长辅助时间已达11年,中国最长辅助时间也达到5年。但无论是第几代人工心脏,都必须靠外源性的电源供给能量,由一根泵缆穿过体内“隧道”对其进行供电,这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不便。目前,国内外正在研发设计为人工心脏无线充电的方式。

此次病例当中的黄先生心脏扩张为正常人的两倍多,心功能却不到正常人的1/2,常规治疗无法取得好的效果。12月19日,杨苏民团队成功为黄先生实施了人工心脏植入术,该手术的顺利完成标志着青大附院对终末期心衰的治疗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