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润肺”是必要的保健手段之一,吃梨,喝梨汤、蜂蜜水……吃久了难免觉得腻。其实,还有一种润肺食物被小看了,那就是核桃!
核桃,滋润好食物
很多人只知道核桃能帮助健脑,维护血管健康,但实际上鲜核桃还有润肺的功效。毕竟它的功效有太多:
1.补脑
核桃有利于大脑的发育,当然这与它的形状并没有太大关系。要知道,核桃仁中的营养物质有三分之二为脂肪,其中的亚油酸和α-亚麻酸都是必需脂肪酸。
而脑细胞的发育是离不开必需脂肪酸的,因此,适当摄入核桃,非但有利于脑组织的营养维持,还可以促进青少年脑细胞发育、防止中老年脑细胞衰老。
2.安神
核桃不仅是健脑食物,还是神经衰弱的治疗剂。患有头晕、失眠、心悸、健忘、食欲不振、腰膝酸软、全身无力等症状的老年人,每天早晚各吃1~2个核桃仁,可起到滋补治疗作用。
3.利血脂
虽然核桃约含有60%的脂肪,热量非常高,但它对血脂的影响比我们想象中要好很多。
核桃之所以有利血脂健康,原因之一是核桃含有亚油酸、亚麻酸和油酸,可以减少脂质在管壁的沉淀聚集,对维持正常的血脂水平乃至心脑血管系统的健康都有重要作用。
4.防衰老
美国斯克兰顿大学的学者测定了包括核桃、开心果、碧根果、花生、杏仁在内多种坚果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结果发现,无论生吃还是熟吃,核桃的多酚含量都位居第一,而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侵害。
除了多酚类物质,核桃里含有的天然维生素E、亚油酸、亚麻酸和油酸都能够对抗衰老,清除氧自由基,从而延缓人体的衰老速度。
分心木不要丢
核桃分心木是核桃去壳后,夹在核桃仁之间的一块薄片,也是一味“良药”。
1.缓解失眠症状
核桃分心木可以抑制中枢神经,起到一定的镇静效果。压力较大、失眠多梦的人群可以用核桃分心木泡水喝。
方法:取核桃分心木3克,泡水,待十分钟左右饮用,早晚各喝一杯,尤其是在晚上睡觉前喝,对缓解失眠症状十分有效。
2.固涩止遗
中医上讲,涩味就相当于一个小阀门,把阀门拧紧了,就能够固补肾气,有效改善尿急、尿频、尿多等症状。而且对于遗精滑泄、阳痿等男性功能障碍也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用法:分心木20克,五味子10~15克,两者一起用来泡水喝即可。
3.改善腰腿酸疼症状
老年人腰酸腿疼,也可用核桃分心木泡水喝,长期饮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所缓解。
4.活血、补血
冬季手脚冰凉的女性也可以试试分心木泡水,效果不错。另外,对于女性经期不规律、白带过多等症,可用整片的分心木直接泡水喝。
核桃食谱
1.裹腹——红枣核桃粥
材料:大米150克,红枣10颗,核桃仁10颗,冰糖适量。
做法:红枣用开水泡半天去核。核桃仁用水稍加冲洗。将大米,红枣,核桃一同入锅,加冷水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煮至米糯。加适量冰糖再煮片刻即可。
功效:此粥营养丰富,口感香糯,红枣甜蜜,核桃仁绵软,米汤浓稠,适合各类人群食用。
2.润肺止咳——核桃粥
材料:核桃肉20克,粳米100~200克。
做法:将核桃肉洗净捣碎,与粳米同煮成粥。
功效:能润肺止咳、补肾固精、润肠通便,但有脾胃湿热或腹泻者忌食。
3.健腰止痛——杜仲核桃猪腰汤
材料:猪腰1对切片,去核大枣2个,10克杜仲、20克核桃肉、2片生姜、3毫升米酒。
做法:洗净炖盅,加水共煎沸后改小火炖1小时。饮汤吃肉,每日1剂。
功效:益气补肾,壮腰助阳
4.缓解哮喘——核桃蜜糖糊
材料:蜂蜜适量、核桃仁120克。
做法:先将核桃炸酥,研成细末,然后倒入蜂蜜搅拌一些,调成糊状即可。
用法:分7天食用,儿童用量减半。
功效:蜂蜜能润肠通便、补中益气,核桃能养肺定喘、补肾纳气,二者结合对哮喘有疗效。
5.老人眼睛流泪——核桃豆浆糊
许多老年朋友经常会流泪不止,这往往是因体内长期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引起泪道狭窄或阻塞,从而导致泪腺分泌出过多泪水。通过食疗可达到缓解的效果。
做法:将核桃仁研碎,每次吃的时候挖2匙,然后用1杯温热的豆浆冲释,再加1小匙蜂蜜,调成糊状,每天吃2~3次。也可在每次用餐时,将药糊夹在馒头或面包里食用。
6.失眠多梦——核桃茯苓粥
材料:核桃仁50克,茯苓25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核桃仁、茯苓研末,与粳米一同煮粥,用食盐与香油调味,早晚各服1次。
适用于心脾两虚所致的失眠、健忘、多梦等症。
7.须发早白——芝麻核桃糖块
人到老年,肾气渐衰,头发变白很正常。可中青年人早生白发怎么办?
材料:黑芝麻250克,核桃仁250克,红砂糖250克。
做法:将黑芝麻、核桃仁炒熟研末,砂糖加水少许文火煎熬至较浓稠时,加入黑芝麻、核桃仁调匀即成。趁热倒在表面涂有食油的大搪瓷盆中,冷却,将糖压平,划块服食。
功效:可益肾乌发,适用于脱发、须发早白。
8.男性更年期——核桃莲子粥
男性更年期时若出现脾肾阳虚则多会出现神倦乏力、腰膝酸痛、夜尿增多、大便稀溏等不适症状,可采用下列食疗方。
材料:核桃仁20克,莲子18克,芡实18克,大米60克,同煮成粥。
(来源:养生中国综合自中国中医药报、广东卫生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