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如今终于迎来了降温。依据以往经验,咳嗽、“老寒腿”等“寒病”患者,将持续增多。
昨日正逢“世界关节炎日”,关节炎在我国有年轻化的趋势,但它的诊治情况并不乐观。
据中国类风湿关节炎直报项目数据显示,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从出现症状至明确诊断的平均时间间隔在2年以上,因为大多数患者未得到及时和早期诊断,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戴冽教授提醒,对关节炎要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防止致残。
四点自测是否患上关节炎
关节炎可在各个关节发病,除膝关节外,手指关节、髋关节、趾关节、脊柱关节等也是易发部位。如何判断自己有无关节炎呢?
戴冽教授介绍,首先可以根据关节有无红、肿、热、痛以及功能障碍来进行判断。
“红”是指关节急性炎症时会出现皮肤发红。
“肿”是指因关节腔内积液或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引起关节肿胀。
“热”是指正常人的关节摸起来是凉的,如果关节部位摸起来是热的甚至发烫,那么就证明关节有炎症存在。
“痛”是关节炎的最主要表现,多在活动时出现,有些疾病可在休息时出现,炎症明显时外力压迫疼痛加剧。
“功能障碍”是指关节肿痛或结构破坏导致活动受限。
关节炎也有很多种
常见的关节炎有四种,分别是: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痛风。这四种关节炎各有不同的特点:
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骨关节病,多见于50岁以上者,因此被称作“中老年人致残杀手”,主要累及膝、脊柱等负重关节。通常表现为上下楼梯、蹲起时感觉膝盖疼痛不适,早晨起床或久坐后膝盖感觉发僵。随病情加重,患者可能会有平地走路疼痛,甚至关节变形等症状。
类风湿关节炎常见表现是双手指、腕、肘、膝、踝、足部关节对称性疼痛,常伴有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感,未经规范治疗常出现关节畸形,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80%发病于35岁~50岁的中青年,女性多见,因此是“中青年女性致残杀手”。
强直性脊柱炎主要侵犯脊柱,多见于青壮年男性,是“青年男性致残杀手”。主要表现为夜间及早晨起床时腰痛,也可出现非对称性的下肢大关节炎,未经治疗常出现脊柱畸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多有家族史,90%以上患者HLA-B27阳性。
痛风是长期高尿酸血症后尿酸盐晶体在关节沉积诱发关节炎,疼痛剧烈、红肿明显,初期可自然消退。间断发作,如不治疗转化为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后,则变成持续性疼痛。除引起关节畸形外,痛风还可以引起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痛风现已成为常见病,多见于成年男性和老年女性。
戴冽教授提醒,关节炎种类繁多,一般人通常难以准确辨别,因此出现关节疼痛和病变时,建议用手机拍下当时关节情况,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让医生提供专业的治疗建议,以免耽误病情,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教你五招预防关节炎
戴冽教授指出,生活中,像汽车需要给车轮胎做定期保养,我们也要日常就做好关节的保养。日常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超重人群首要任务——减重。
骨关节炎的发生与肥胖息息相关,因此减轻体重是骨关节炎患者的首要任务。减轻自身体重,就是减轻了膝关节的负重。另外,我们也要减少手关节的负重,避免手提重物,尽量使用工具分摊重量。
防寒保暖,做好安全防护。
关节受寒会使关节周围的组织和血管收缩,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加重骨关节炎的症状。我们要注意关节保暖,勿受风寒,及时增添衣服,同时可使用关节保暖护具。
做好安全防护,避免关节受伤,上下楼梯拉好扶手,下蹲时应该扶物借力,女性患者应避免穿高跟鞋。
功能锻炼。
正确适当的锻炼可以预防、延缓和减慢骨关节炎的进程。有益的锻炼包括:游泳、散步、骑脚踏车、打太极拳、卧直腿抬高等活动。而不正确的过度锻炼可导致骨关节炎加重,如爬山、爬楼梯或下蹲起立等。
但需注意的是,急性期应适当减轻劳动强度、减少活动量,疼痛明显时卧床休息,以减轻症状。
正确上下楼梯与跑步。
膝关节是影响下身活动最重要的关节活动中枢。因此,平时做好膝关节保养,对于维持良好的行走能力非常重要。
这里教大家上下楼梯或台阶时3个正确的小习惯,平时如果多加注意,可以减少或避免一些膝关节疼痛的发生。
(1)让脚尖尽量往前,上台阶时尽量用脚尖顶住台阶,这样就能最大限度让膝关节往回缩,一般膝盖就不会超过脚尖了。
(2)身体向前倾。当我们身体向前倾时,就能够增加屈髋的角度,让髋关节分担一部分膝关节的压力,同时让臀部的肌肉也发力,减轻膝盖的压力。
(3)下台阶的时候脚尖绷直,前脚掌先落地,减少后腿吃劲的时间,同时让身体的重量通过小腿的肌肉化解掉。这套方法不仅适用于上下楼梯、台阶,也适用于爬山、走过街天桥等,不光老年人需要,年轻人也能及早避免膝盖损伤。不过,已经存在膝关节损伤的人,要避免进行这种对膝盖冲击力强的运动。
(4)喜欢跑步的人要注意,跑步的最佳场地应该是塑胶跑道,塑胶跑道软硬适中,对膝关节的冲击力小,跑起来相对比较舒服。相对来说,马路路面比较硬,易造成膝关节损害,应尽量避免。跑步前,应准备好一双舒适的跑鞋,一般选足底稍软、弹性好,具备减震缓冲功能的最佳。
均衡膳食,适当补钙。
营养不良会造成骨质疏松、支撑关节的肌肉力量减退,对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饮食中注意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适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补钙的最好时机是在每晚临睡觉前。
秋风起“老风湿”应该怎么吃?
风湿患者到底日常该吃什么、怎么吃,该不该忌口、如何忌口?
对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陈光星教授提醒,应走出“完全不忌口”和“过度忌口”两个极端,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建议通过合理的饮食辅助改善病情、增强体质。
考虑到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的炎症性疾病,建议患者日常饮食应保证充足的营养,宜选用高蛋白、高维生素及容易消化的食物,经过合理的营养搭配及适当的烹调,尽可能提高患者食欲。
“老风湿”日常食材推荐
可适量选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如萝卜、紫菜、洋葱、海带、木耳、干果(栗子、核桃、杏仁、葵花籽)及草莓、乌梅、香蕉,以及含水杨酸的西红柿、橘柑、黄瓜等;动物血、蛋、鱼、虾、豆类制品、土豆、牛肉、鸡肉及牛“腱子”肉等富含组氨酸、精氨酸、核酸和胶原的食物等。
国外一些研究显示,柑橘类水果和鱼油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活动下降和症状减轻有积极作用。
但是,病友们在保证身体营养供给充足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肥胖,因为肥胖会使促炎细胞因子增多,抗炎因子减少,可导致或加重全身炎症反应。
药膳食疗缓解“老风湿”
广东省中医院风湿科主任、主任医师黄清春指出,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广东属岭南潮湿之所,病患多发,临床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往往遇寒冷、潮湿的气候发病,秋凉之后,由于北方寒流同南方的暖空气展开了“拉锯战”,忽冷忽热,湿度也变化较大,易使一些慢性病患者无法适应,进而诱发旧病。
对类风湿患者来说,合理地服用一些药膳可以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但老风湿在服用药膳的时候,一定要根据病情辨证对待。
风热型主要症状为关节游走性疼痛、咽痛、苔厚等。所以应多选用寒凉的饮食,如薏仁粥、芦根等,协助清除内热。
湿热型的病人可出现关节肿痛有积液、舌质红、苔白腻等表现。在饮食上要注意少食温热性食物,如辣椒、芥末、姜等,以免加重症状。
肝肾两虚型患者表现为畏寒、舌淡苔薄白,可以多食一些补益食品,如鹅肉、胡桃、桂圆等。
而寒湿痹阻症的患者常表现为晨僵、畏寒怕冷、舌淡苔薄白。食疗以疏风散寒,扶湿通络为原则。
“老风湿”换季该如何减轻关节疼痛呢?推荐以下三款食疗方~
1.赤小豆粥
材料:赤小豆30克,白米15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煮熟赤小豆,再加入白米熬粥,加糖即可。
功效:可用于风湿病而出现肢体沉重着、关节屈伸不利的患者。
2.鳝鱼汤
材料:鳝鱼200克,生姜3片,葱白2段,黄酒2匙。
做法:鳝鱼肉切丝,和姜、葱、黄酒共入锅中,加水炖汤,调味。
功效:此药膳适用于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痛甚等症。
3.扁豆苡仁藿香汤
材料:扁豆、薏苡仁各10克,藿香6克。
做法:扁豆、苡仁、藿香放一起,加水煎汤,煎30分钟后,去渣取汁。
功效:此药膳汤适用于换季多湿所致脾虚湿热,风湿痹痛等症。
温馨提示:由于每个人具体情况不一样,建议制作药膳前咨询中医师意见及适当调整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