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三次手术,辗转两家医院,左腿又疼又麻的症状却依旧反复,73岁的苗大叔(化名)几乎放弃了希望。
从五年前开始,苗大叔出现左下肢疼痛麻木,早期疼痛麻木还能忍受,一直在家保守治疗,什么办法都尝试过,按摩、整骨、理疗、针灸、吃药、贴膏药,但效果都不理想,下肢疼痛逐渐加重。直到一年前,疼痛麻木已经影响正常生活。
去年8月
苗大叔在其他大医院做了腰椎间盘射频消融治疗,但术后疼痛缓解不明显,仍然有下肢疼痛麻木;
两个月后
接着又做了腰椎间盘孔镜治疗,疼痛缓解了仅仅3天,又回到术前程度;
今年五月
为了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苗大叔换了家医院进行第二次孔镜手术,这一次,也仅仅缓解了10天左右……
“是不是就再也治不好了?”苗大叔几乎绝望了,带着最后一丝希望,他怀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接诊的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姜保国院士团队专家、青岛医院创伤(骨科)中心主任张培训教授。经过详细的询问病史和查体后,他发现苗大叔的情况远比普通腰椎病复杂:
患者前左下肢疼痛麻木、左髋部疼痛,不仅做过三次手术,还有脑梗和糖尿病史,这些都可能与腿疼腿麻症状交织在一起。尤其是已经做过三次手术的情况,下一步治疗需要更加谨慎!
张培训教授、脊柱外科执行主任李强共同研究讨论后,制定了详细的诊疗计划。
第一个难点
腿疼腿麻究竟是什么引起的?
疼痛真的来源于腰椎吗?这是专家们面临的第一个难点。
患者没有任何腰部疼痛不适症状,不能凭经验主观臆断就是腰椎管狭窄导致下肢症状,况且已经做过三次腰椎手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到底是不是腰椎引起的左下肢疼痛麻木的症状呢?
团队没有盲目安排手术,而是开启了一场“疼痛溯源”:
△术前影像
✅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排除了脑梗的影响因素
✅通过下肢动静脉彩超排除了下肢血管的问题
✅通过左髋关节核磁排除了髋关节病变,通过局部封闭排除外周神经卡压病变
✅最后,他们通过脊柱外科自创的弯腰后伸按压查体法,最终锁定了患者下肢疼痛麻木的确是腰椎疾病所致。
长时间的神经受压已形成神经病理性疼痛,最主要的根性疼痛麻木来源于腰4神经根,其余症状来源于腰5神经根和上位临椎的腰椎管狭窄。
第二个难点
病因明确了,接下来怎么治?
“翻修手术”是外科医生最头痛的手术之一,患者已经做了三次手术,涉及到瘢痕形成,神经、硬膜粘连,极易造成神经损伤、症状加重。脊柱外科术前对苗大叔的手术方案做了精细的规划、设计与预案,不仅要做腰椎管减压(L3-5)、神经根管减压(左L4、左L5),还要做L4神经周围瘢痕切除、L5神经根松解、植骨融合内固定……
△术后影像
8月28日手术如期进行,术中所见与术前预计一样。L4神经根及神经节处被瘢痕牢牢捆绑,神经节过度膨大、红肿,瘢痕细丝长入神经节。L5神经根肩袖粘连严重,几乎没有活动度。L3-L4椎管硬膜外脂肪增多,压迫硬膜囊。
手术医生仔细操作,一丝一缕剥离,最终完全解除神经压迫,没有造成任何神经损伤与硬膜囊损伤。
苗大叔醒后的第一反应,下肢疼痛麻木消失了,以前无法描述的一些症状也消失了。
五年辗转,四次手术,最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