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以“党建红”引领“创业路”绘就“一体两翼八轮驱动”创新发展新蓝图

2025-07-31 11:36 来源:青岛机关党建
分享到:

编者按:深化“链上党建”是青岛探索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路数打法和实践举措。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按照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有关部署要求,围绕进一步深化“链上党建”,突出以“党建红”引领“创业路”,绘就“一体两翼八轮驱动”创新发展新蓝图,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协作走在前、实干攻坚挑大梁,为“青春之岛、创业之城”建设注入新活力。现将有关经验做法予以刊发,供学习借鉴。

以“党建红”引领“创业路”

绘就“一体两翼八轮驱动”创新发展新蓝图

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近年来,青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按照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有关部署要求,聚焦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链上党建”工作效应,创新打造“一体两翼八轮驱动”创业服务体系,为“青春之岛、创业之城”建设注入新活力。2024年以来,全市扶持创业6.27万人,带动就业10.14万人,打造全链条创业服务体系的做法在全国人社工作会议上作经验推广,入选青岛市十大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案例。

厚植“红色基因”

凝聚创业之力

(一)夯实组织基础,打造坚强战斗堡垒。紧密结合创业服务实际需求,坚持“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插在阵地上”,在创业孵化、数智创业、创业型特色街区建设等重点项目一线,组建“党员创业服务尖刀班”,从青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创业服务部党支部选拔政治站位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员骨干驻点服务,确保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创业服务全链条、各环节。中心获评市直机关党建示范点、市直机关模范机关建设突出集体,创业服务部党支部获评市直机关五星级党支部。

(二)建强先锋队伍,锻造创业中坚力量。打造“创业课堂”,围绕就业创业政策解析、DeepSeek及AI工具应用实践、专业服务礼仪等核心内容开展党员培训20余次,有效提升党员干部的政策理解力、技术应用力和综合服务力。深化“多岗位锻炼”“因事设岗”等实践机制,深入开展“人社干部走流程”,着力打造一支懂政策、精业务、善服务的创业服务队伍。充分发挥激励效应,建立健全常态化评优机制,选树“优秀党员”“创业之星”“服务标兵”等先进典型50余人次,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三)擦亮党建品牌,涵养园区双创沃土。以深化“幸福党建”品牌工程为抓手,持续规范提升“红擎惠业青悦丰才”党建品牌,聚焦以品牌理念统一思想、以品牌标准培树形象,打造“红色创业孵化园区”,联合园区运营方、入驻企业组建功能型党支部,精心组织开展“我和我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红色教育基地体悟实践活动等30余次,有效延伸党建工作触角。创新推出“红色结对”计划,遴选成功创业的党员企业家担任“红色导师”,与初创团队“一对一”结对帮扶,通过经验分享、资源对接、难题会诊,强化创业主体间的互融互促,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2024年,“红擎惠业青悦丰才”党建品牌获评青岛市机关党建优秀品牌。

精耕“红色服务”

护航创业之路

(一)深化调查研究,激发创业服务“源头活水”。建立“学研践悟”闭环机制,组建党员研学小组,赴先进地区、创业园区、重点企业开展走访调研活动,掌握“第一手”情况。牢固树立“打十次电话不如见面一次”理念,鼓励党员干部下沉一线,通过把办公桌搬到企业,把服务窗口开到创业者家门口,真听、实看、细谈,精准把脉创业需求,在践行群众路线中提升服务质效。

(二)优化志愿服务,搭建创业服务“惠民平台”。建强党员志愿服务主力军,组建由200余名创业服务专员和361名创业导师组成的“红擎惠业青悦丰才”创业服务队伍,深入孵化园区、镇街等开展“青创四季”“创业第一课”政策直通车、创业融资对接服务沙龙等党员志愿服务专场活动300余场次,为创业者提供全周期创业辅导。充分发挥“刘爱荣党代表工作室”党群“连心桥”、民意“直通车”作用,创新“1名党代表+1名专职联络员+N个志愿服务队”模式,定期开展“创业服务进千企入万户”党员攻坚行动,面对面帮助解决创业者的急难愁盼问题。

(三)强化担当作为,打通创业服务“绿色通道”。聚焦创业者融资需求多、融资渠道少难题,组织党员骨干领题攻坚,协调8家银行近500个银行网点开办业务,推动创贷服务直达创业园区、镇街、社区,打通创业融资“最后一公里”。2024年以来,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13亿元,直接扶持创业实体5093户,贷款发放规模创历史新高,青岛市在全省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培训会上作典型发言。聚焦进一步优化业态布局,组建“创业街区建设攻坚专班”,联合街道、社区建立“街道党工委-街区党支部-商户党小组”三级工作机制,共同培育建设创业型特色街区,设立“红色创贷驿站”,为创业者全天候就地就近提供创业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已建设89个创业型特色街区,涵盖文旅、美食、商贸等多种业态。其中里院创业街区、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被纳入省级创业街区试点建设名单。

释放“红色动能”

打造创业之城

(一)以高质量党建统领创业“一体”建设,下好全市创业“一盘棋”。为破解跨部门数据共享难题,青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党委高位推进青岛市创业赋能中心建设,汇聚整合全市创业资源要素,建成全国首个1万平米的公益性创业服务综合平台。青岛市创业赋能中心布局金融服务区、元宇宙实训区、培训交流区等五大功能板块,实行“党员责任制”,为创业者提供“一个平台、一部热线、一支队伍”的全流程、一体化创业服务。自启用以来,创业赋能中心已服务创业者4万余人次,创新做法为全国创业服务提供了青岛经验。

(二)以高质量党建赋能创业“两翼”腾飞,架起数字服务“立交桥”。创新搭建“创业一件事”信息平台,成立由80后党员任组长的技术攻关小组,围绕创业者找政策、找场地、找活动、找项目、找资金等堵点难点,连续60天开展“晨会调度+白日攻坚+夜间复盘”,将分散在各部门办理的单个事项集成为“一件事”,全方位满足创业者个性化、多元化、定制化需求,实现资源要素精准匹配、一站办理。创新搭建创业元宇宙实训平台,党员技术攻关小组围绕“企业开办”“经营管理”“融资上市”三大情境,反复模拟创业过程近百次,不断优化企业开立、人力招聘、市场营销等18个仿真场景,帮助创业者通过沉浸式体验创业全过程,增加创业储备、规避创业风险。“两翼”信息化平台均获评2024年山东省“数智就业”服务典型应用场景。

(三)以高质量党建激活创业“八轮”驱动,培育全市创业“生态圈”。聚焦“政、产、学、才、金、孵、奖、赛”8个领域,通过党组织统筹协调、党员先锋示范,实现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有机统一。升级打造12家高能级创业孵化园区,截至2024年底,园区在孵企业1300余家,带动就业1.4万人,企业营收170亿元、纳税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9%、11%。组织“创·在青岛”创新创业大赛,800余个项目参赛,辐射创业群体3000余人。在“中国创翼”大赛中,29个项目入围省赛,3个进入全国选拔赛,1个获全国二等奖。联合云南省、甘肃省以共建“创业之城”为引领,建立跨省域创业资源对接合作机制,创新打造创业资源融合互通的“鲁滇模式”“鲁甘模式”,相关工作经验获人社部主要负责同志肯定性批示。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