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老龄化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听力损失对老年人来说不可避免。在实际生活中,会遇到打电话听不清、需要别人重复所说的话、常被家人抱怨电视声音开得很大。特别是高频率(高音调)的声音,像是小孩子的声音、鸟叫声等常会听不到。有很多老年患者虽然佩戴了助听器,能听到声音,但是仍然听不懂,这是怎么回事呢?
大多数老年性耳聋患者的主要问题是“听得见,听不清”。在安静环境下言语理解力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别,而在噪声或竞争语句的环境下,语言分辨能力很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般采取以下措施:
01做好详细的解释工作,因为戴助听器犹如装假牙、戴眼镜,患者戴上会不适应,且助听器的输出声音如同音响的声音,他们会觉得有不适应,甚至不愿意佩戴。所以选配时向用户讲清楚,佩戴助听器有一个适应过程。
02坚持长期佩戴助听器,在使用助听器方面没有任何窍门或捷径可以一下子就完取得的收益。只有坚持不懈的练习才能带来最好的效果。老年人听力下降的原因是听觉器官功能的退化,这些患者能听见,但听不清、听不懂。根据“用进废退”的原理,我们提倡长期佩戴助听器,使退化的听觉功能慢慢得以恢复。
03降低环境声改善信噪比,在噪音环境和信噪比高的环境中,语言分辨能力会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