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的到来,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细菌感染等多种类型的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有所增加,怎样甄别不同的呼吸道疾病?该如何科学应对?针对公众热点关切问题,青岛市中心医院儿科副主任吕响红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最近这段时间,我们在临床上观察到流感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加,白天门诊诊室也从两个增加到了四个。”吕响红说,从整体看,今年流感病例数有所增加,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数趋缓,但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仍在增多。
吕响红表示,相比于成年人,儿童的呼吸道系统更容易受到侵袭,而且有时候不只会受到一种病毒、细菌或者支原体的感染,患病往往是由于混合型的感染。对于儿童来讲,本身免疫力就比较低,可能会出现新冠合并支原体感染或者是甲流、乙流合并支原体感染等比较复杂的症状,这其实也给医生在诊疗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为什么今年会出现这种多种呼吸道疾病同时流行的情况呢?吕响红告诉记者,我们经历了三年新冠疫情,其实在这期间,我们不仅是对新冠病毒进行了防护,像戴口罩、日常消毒、居家隔离、减少外出这些措施也对其它的病毒、细菌等进行了防护,这也导致我们的机体对这些病毒的识别能力减弱,所以当我们恢复到常态化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多种呼吸道疾病也就会出现爆发的趋势。
大部分呼吸道疾病感染患者都有发热、咽痛、咳嗽的表现,所以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出现这些症状的病原体是什么。吕响红指出,从临床上来区分这些病原体是很难区分的,所以要想对症下药,需要结合实验室或者病原学的检查才能得出结论。
针对不同的呼吸道疾病,治疗方法也确实有所不同,吕响红介绍:治疗流感,可以选用抗病毒的药物奥司他韦,联合连花清瘟进行治疗。一方面这两个药的抗病毒作用机制不同,具有协同作用,并且能够更快缓解症状。
而普通感冒80%由于病毒感染引起,但是缺乏特异性抗病毒药物,连花清瘟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对于目前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都有显著抑制作用,而且缓解发热、咽痛症状也比较快。
治疗支原体感染,一般使用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比较多,儿童可以使用红霉素、青霉素等等,与成人相比,很多药物儿童是不能用的,像喹诺酮类药物18岁以内人群不建议使用,新型四环素类药物8岁以下的孩子也不建议使用,可以选择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的中药联合治疗,比如连花清瘟,一方面能够更快地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另一方面对于混合感染还具有广谱抗病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