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北大名医在青岛·甲流、乙流上阵……慢阻肺患者应格外注意什么?

2024-01-23 10:29 来源:青岛妇儿医院
分享到:

最近,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除了肺炎支原体、甲流(甲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另一种病原体——乙流(乙型流感病毒)开始出现,原本患有慢阻肺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格外注意什么?来听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余兵教授怎么说。

65岁的李先生(化名)有40余年吸烟史,“瘾”大时一天要抽两包,1年前在当地医院诊断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

近日,他出现发烧,测体温38.5℃,同时咳嗽、咳痰、气短等呼吸道症状较前加重,连续几天夜里咳得无法入睡,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余兵教授诊断:乙流感染后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需要入院治疗。经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国家队”同质化治疗,患者已于近日康复出院。


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也是“健康中国2030”行动计划中重点防治的疾病。

近段时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慢阻肺患者明显增加。一方面,冬季一些地区燃烧煤炭或者生物燃料取暖,空气较差,容易引发慢阻肺急性发作,另一方面,肺炎支原体、甲流、乙流等传染类疾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与一般人群相比,慢阻肺患者受损、脆弱的呼吸道黏膜更容易感染,引发系列炎症反应,导致慢阻肺急性加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余兵教授介绍,慢阻肺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长期吸烟人群或长期被动吸烟人群、长期接触粉尘且防护不当的人群、反复呼吸道感染且未得到有效控制的人群、高龄人群以及家族有慢性气道疾病遗传背景的人群更容易患有慢阻肺。

余兵教授介绍,慢阻肺早期阶段是最佳的干预时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直推动慢阻肺的疾病科普和早诊早治,提高疾病知晓率,诊疗过程中坚持筛查与全程管理相结合、药物与非药物相结合、指南与个体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经验丰富的专业医师对患者进行检查,明确慢阻肺诊断,为每位患者建立档案,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可在门诊接受用药方法及指导,安排定期随访,组织患者参加慢阻肺病知识宣教活动。

慢阻肺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群,主要症状有慢性咳嗽、咳痰、喘息。咳嗽是慢阻肺的最早症状,一般以冬春季节多发,晨起或夜间明显。咳痰也是早期症状之一,咳嗽时会有少量白色黏稠痰,早晨咳痰较多,一旦呼吸道感染痰量明显增多,常为脓痰。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典型症状,随着病程延长,病情逐渐进展,患者在工作和运动时会感到气短,严重气短者即使在休息时也会感到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余兵教授提醒,发现以上症状的人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此外,冬季慢阻肺患者应格外注意几点:

1.戒烟。

2.长期、规范、规律治疗,避免自行停药或减量。

3.持续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增强肺功能。

4.注意劳逸结合、营养均衡,避免受凉、劳累、熬夜、过分节食,提高免疫力。

5.做好个人防护,包括戴口罩、勤洗手等措施。家中有病毒感染者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做好隔离和防护。

余兵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擅长:呼吸内科专业,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支气管扩张等疾病的诊治。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