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角膜是一种以角膜扩张为特征致角膜中央部向前凸出、变薄呈圆锥形并产生高度不规则散光的角膜病变,多双眼发病。临床可表现为单眼或双眼近视和散光进行性加剧,且框架眼镜难以矫正。好发于15-20岁青少年,一般发病年龄越小进展越快,是我国重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
圆锥角膜需早诊断早治疗,为减轻其对青少年的视力损伤,让圆锥角膜患者方便就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角膜病科开通圆锥角膜就诊绿色通道,开启患者就诊捷径!
病例分享
小王今年24岁,双眼近视10年有余,一直佩戴框架眼镜进行视力矫正。一年前,他偶然发现双眼视力下降,以为是近视度数增长,所以重新去眼镜店更换了眼镜。直到半年前的一天,在习惯性地揉了几下眼睛后发现左眼视力下降到只能看到眼前手晃动的影子,焦急万分的他赶紧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就诊,检查发现左眼角膜高度水肿、前突,右眼角膜也轻度前突,确诊为“双眼圆锥角膜(右眼完成期左眼急性水肿)”。
为了减轻左眼水肿,角膜病科为小王安排了左眼角膜热成形手术。手术使用热量收缩角膜纤维,达到减轻水肿的目的。
术后20天,左眼角膜水肿消退,形成稳定的全层角膜瘢痕,但是由于瘢痕严重遮挡了视力,即使水肿消退后,左眼的视力也只提升到能看清眼前手指头的程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左眼视力,去除角膜的瘢痕,他接受了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后2个月时,左眼的裸眼视力已恢复到0.8。小王十分高兴,“这比我以前近视不戴眼镜的裸眼视力还好!还以为角膜移植挺可怕的,没想到效果这么好!”
待左眼情况稳定后,角膜病科又为其安排了右眼的治疗。右眼要比未治疗时左眼情况好的多,裸眼视力0.5,角膜轻度变薄,但厚度大于400μm,可进行右眼角膜交联手术,加固角膜,防止圆锥角膜的进展。
在接受了右眼的角膜交联手术后1个月,其佩戴硬性角膜塑形镜(RGP)视力可提升到0.9~1.0。双眼经历3次手术后,小王深有感触,“谁能想到呢,以前一直以为自己只是单纯的近视,没想到竟然是圆锥角膜。在感到左眼只能看到眼前手在晃动的时候心都慌了,没想到现在还能有0.8的视力,真的是非常感谢角膜病科的医生们。”医生们嘱咐小王要进行圆锥角膜的常规随诊,定期复查。
圆锥角膜在早期往往容易误诊为近视,延误治疗,容易导致病情进展。对于圆锥角膜,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参考Collaborative Longitudinal Evaluation of Keratoconus (CLEK)分期方法,结合医院30年治疗圆锥角膜的临床研究结果,医院将圆锥角膜临床分期为轻、中、重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