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西红柿越来越难吃,是我的错觉吗? 看完你就明白了!

2023-05-03 14:05 来源:科普中国
分享到:

如果你还记得小时候吃的番茄,可能会记得,那时候的番茄有一股特别浓郁的酸甜味,还有软乎乎的口感。大夏天的来一个西红柿,简直比吃冰激凌还爽。

但今天在超市买的西红柿,虽然看着又红又大,但似乎没有了之前那种香甜的味道了,而且口感还硬邦邦的。西红柿真的变难吃了吗?还只是我们的错觉?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不是错觉。现在的西红柿确实变得更难吃了。为什么西红柿越来越难吃?我们还有机会吃到“小时候的味道”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西红柿在过去都经历了什么。

西红柿曾经越变越好吃

醋栗番茄非常小,比我们今天吃的“圣女果”还要小。

它们原产于南美洲西部地区,在大约 3000多年前,醋栗番茄就已经出现在了墨西哥南部的中美洲地区。在那里,阿兹特克人广泛种植这种红色果实,并且用它们烹饪各种各样的食物。

在广泛种植的过程中,醋栗番茄出现了一些块头比较大的突变种,经过人们的选育,这些大块头的突变种就成为了现代西红柿的祖先[1]。

在 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到达美洲之后,也爱上了这种神奇的小果子,并把它们带到了欧洲,西红柿从此进入欧洲人的视野。

除了把西红柿带入欧洲,西班牙殖民者还把西红柿带到了东南亚地区。在 16世纪,西红柿从东南亚进入中国[2]。

但四五百年前的西红柿跟今天的番茄还有一些区别,在四五百年间,全世界范围内的人们对西红柿不断选育。

到了 20世纪中叶,已经培育出了许许多多香甜可口的西红柿品种。

西红柿,它不甜了

虽然在过去几百年间,人们不断选育西红柿,这些西红柿已经比醋栗番茄这个老祖宗要好吃多了。但从 20世纪中叶开始,西红柿的口感又开始走下坡路了。跟之前的西红柿相比,今天我们吃到的西红柿又大又红。而对“大”和“红”这两个特征的选育,都影响了西红柿的甜味。既然都叫西“红”柿了,我们先说红。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一些城市里,仍然可以买到一些农民自家种的西红柿。这些西红柿在果实成熟之后,可能仍然带有一些绿色。这样的西红柿看起来卖相可能不好,但吃起来还挺甜的。其实,在 20世纪中叶以前,成熟后依然带点绿的西红柿很常见。

而且,这些西红柿往往是成熟之后肩膀部分(果实末端)带有一些绿色,颜色很不均匀。

在 1930年前后,美国的农民们发现了一个突变株,这种西红柿果子在变红的时候非常均匀,结出的果子比青一块红一块的西红柿好看多了。

且不说味道怎么样,一个红彤彤的果子放在那,看起来就比一个有青有红的果子要甜。这样的西红柿卖相也更好,很快就吸引了西红柿商家的关注。

通过杂交选育把这个突变基因给保留了下来,而且没过多久,商业品种的西红柿就很少见到青红不均的品种了,都是清一色红彤彤的西红柿[3]。

但后来科学发现,红彤彤的西红柿真不如之前的“绿肩膀”西红柿甜。

在这个选育的过程中,有两个基因(GLK1和 GLK2)失去了活性。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GLK2,这个基因会影响西红柿果实中叶绿素的数量和类囊体基粒的形成。因此果实吸收太阳能生成的糖分会减少,这样的西红柿尝起来自然也就没那么甜了[4、5]。

除了红,大也会影响甜味。

在 2017年,中美科学家共同在《Science(科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这项研究收集了 398个西红柿品种,包括市面上常见的商业化品种、野生的品种,以及一直沿用传统种植方式保留下来的西红柿品种(类似于菜市场老板所说的“自家地里种的”)。

对这些西红柿的味道、成分和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番茄里决定甜味的糖(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的浓度,跟番茄的大小是成反比的。

这其实不难理解,在相同的生长时间里,产生的糖分是差不多的,但番茄长得越大,糖的浓度自然也就越低了[6]。

西红柿里果糖葡萄糖比重和果实大小的关系。图片来源:参考文献[6]

商业化选育会选择大的西红柿,又大又红的西红柿看起来卖相确实不错,但吃起来,确实不咋地。

西红柿,它不香了

除了大而红,在半个多世纪里一代又一代的选育过程中,现在的西红柿变得越来越硬,越来越便于运输和存放,但西红柿却变得越来越不香了。

还是前面提到的《Science(科学)》论文上,科学家分析发现:现代商业品种的西红柿里,有 13种风味物质都比“自家产的”西红柿显著减少[6]。

另外,2010年的一篇文章研究也发现,西红柿里的风味物质丧失不仅会影响它们的气味,让它们不那么好闻了,还会让它们吃起来也不那么好吃了[7]。

所以西红柿不甜了,也不香了,当然就没有“小时候的味道”了。

“小时候的味道”还能回来吗

好消息是,科学家已经搞清楚了是哪些基因在控制香味、甜味。而且商家在选育过程中,除了好看好运输,也开始注重好吃。

参考文献:

[1] 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travel/why-wild-tiny-pimp-tomato-so-important-180955911/

[2] Kiple, Kenneth F.; Ornelas, Kriemhild Coneè (2000). The Cambridge World History of Food. Vol. 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https://www.npr.org/sections/thesalt/2012/06/28/155917345/how-the-taste-of-tomatoes-went-bad-and-kept-on-going。

[4] Cocaliadis M F, Fernández-Muñoz R, Pons C, et al. Increasing tomato fruit quality by enhancing fruit chloroplast function. A double-edged sword?[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13, 65(16): 4589-4598.

[5] Nguyen C V, Vrebalov J T, Gapper N E, et al. Tomato GOLDEN2-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s reveal molecular gradients that function during fruit development and ripening[J]. The Plant Cell, 2014, 26(2): 585-601.

[6] Tieman D, Zhu G, Resende Jr M F R, et al. A chemical genetic roadmap to improved tomato flavor[J]. Science, 2017, 355(6323): 391-394.

[7] Vogel J T, Tieman D M, Sims C A, et al. Carotenoid content impacts flavor acceptability in tomato (Solanum lycopersicum)[J].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2010, 90(13): 2233-2240.

[8] Gao L, Gonda I, Sun H, et al. The tomato pan-genome uncovers new genes and a rare allele regulating fruit flavor[J]. Nature genetics, 2019, 51(6): 1044-1051.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