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亮到天黑、从午夜到天明,在这20平米的导管室内,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介入科、急诊科多方合作,连续19个小时,顺利完成10台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手术。
心肌就是生命,面对急性心梗患者,每一次都是与时间的博弈。这19个小时,更是一场不能停歇的接力赛,他们抵住疲惫、拼尽全力为患者们打开了一道道生命之门。这背后是医院胸痛中心成熟完善的运转机制,是多学科之间的默契配合,更是医者之责。
生死时速19个小时连续10台心梗手术
截至4月9日,这10位患者陆续康复出院。时间回到一周前的4月1日,那连轴转的19个小时仍然历历在目。
4月1日下午不到4点,正在听班的心血管内科主任王均志和介入科主任仲捷同时接到胸痛中心电话:有急性心梗患者,需要马上手术。对他们而言,突发手术是日常工作,火速赶到导管室,这是一位54岁的心梗患者,症状典型,手术顺利完成。
第一例手术刚完成,导管室没等休息片刻,又来了一位急性心梗患者;第二例正在进行中,胸痛中心信息提示第三例心梗患者已经在等待,以平均两个小时的规律,连续进行了三台手术后,凌晨12点多王均志刚准备回家,还没来得及换衣服,电话再次响起,又一例急性心梗患者……就这样,一台台心梗手术、一次次与时间的博弈,等放下导丝走出导管室,已经是4月2日中午11点。回头看看手术记录本上的信息,19个小时,10台急性心梗手术。
19个小时他们是这样过来的
4月1日 16:30:第一台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手术
18:06:第二台手术
20:14:第三台手术
4月2日 00:49:第四台手术
2:27:第五台手术
4:08:第六台手术
4:47:第七台手术
7:30:第八台手术
8:39:第九台手术
9:25:第十台手术
11:00:走出手术室
默契合作 各科室守好阵地完美衔接
鏖战一夜,很多人可能能想象到当时的场景。事实上,虽然不停歇,但一切都井然有序。这得益于胸痛中心多年建立起来的成熟机制和各科室间的默契配合,心血管内科、介入科、急诊室各司其职,让急性心梗患者在“黄金时间”内打通了血管。
急诊内科主治医师王学军当时主要负责前沿阵地的稳定工作。那天的他奔波在抢救室和诊室之间,有条不紊。一位39岁的胸痛患者通过120送到急诊科,他马上安排进行心电图,确诊为典型心肌梗死,就在开药的时候患者突发室颤,王学军迅速抢救,但间隔一两分钟再次室颤,连续除颤4次后患者终于稳定下来。就在这时,又有两位胸痛患者到来,做心电图、化验心梗5项,15分钟后结果确诊,还是心肌梗死。王学军及时将情况与导管室进行对接,并时刻关注患者的情况,安抚情绪和家属进行沟通。
面对胸痛患者,胸痛中心开通绿色通道,与时间赛跑。一位独自被120送来的患者临时联系不上家属,他们按照流程进行抢救手术,等家属到来手术已经顺利完成。
急诊科做好急性心梗患者的术前准备工作、心血管内科和介入科根据患者情况紧锣密鼓手术、消毒行介入手术。团队之间的默契配合让患者们得到快速高效治疗。
拼尽全力 面对患者疲惫一扫而光
连轴转,对于医生来说,体力和脑力都是双重考验。那天晚上他们不敢喝水怕上厕所、不敢吃饭后面已经有患者在等待,一台手术完成的短暂空档期身体会迅速陷入极度疲惫,“但只要患者一推进来,就又马上调动起来。”仲捷笑着说,也许,这就是来自医生的本职反应吧。“唯一一次休息是在4月2日早晨6点多,做完手术写完病历后,和王均志主任在休息室躺了半个小时,眼皮真的睁不开了,但不到7点就又接到了电话,爬起来接着干!”
手术患者多,更挑战的是遇到棘手的病情。凌晨2点27分,给一位“前降支、回旋支血管近端堵塞、右冠状动脉开口比较细,近端30%狭窄”的39岁患者进行手术,手术期间患者一直意识不清醒,时常烦躁,仲捷和另外一名医生不得不在两边摁住他,一边安抚一边进行手术,这种姿势一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作为胸痛中心总负责人,王均志虽然第一次遇上如此集中的急性心梗手术,但他马上调整了团队,那天晚上共有三个梯队接力完成手术,包括心血管内科副主任祝斌、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陈红磊、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史超、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于向志、介入科技师孙志坚、介入科护士刘彩芹和苟旭静,加上王均志以及仲捷一直全程在岗,总共9个人。
这一夜是一场考验,考验了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的流程、考验着多学科的合作。意料之中的是,10位患者康复出院给出了答案。通过这一夜,胸痛中心的专家也想给市民提个醒:
1.季节交替之际,气温不稳定,血管收缩影响大。有高血压等基础病的患者一定要多注意;
2.此次患者偏年轻化,最小的仅30几岁,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不健康生活方式,熬夜、抽烟、酗酒。要注意规律生活,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在快乐享受的同时有所节制。
3.定期体检很重要。全面掌握身体状况,才能有效避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