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交替时节,由于冷空气活动频繁,气候变化较快,天气乍暖还寒,人们在经历了寒冬之后,一旦稍有疏忽,极易受到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种传染病的侵袭。加之人们在室内活动的时间明显多于室外,更加增大了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今天,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副主任医师贾静做客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直播间,给大家详细讲解了冬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的相关知识。
呼吸道传染病正当活跃时
冬春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包括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猩红热、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
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的传播方式有通过咳嗽、打喷嚏等飞沫传播,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通过气溶胶传播,还有部分呼吸道传染病也可通过接触被患者排出的病原污染的物品而感染。
1、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其次也可经口腔、鼻腔黏膜等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人群普遍对流感病毒易感,大多数为自限性。
2、猩红热,猩红热是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多见于小儿,目前尚无相关疫苗。
3、新冠病毒感染,目前常见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有7种,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流行比较广泛的毒株包括: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全球的优势流行株。
肠道传染病不容忽视
常见肠道传染病包括诺如病毒感染、霍乱、细菌性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病原体通过肠道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排出体外,污染水、食物及物品,或通过苍蝇等媒介传染给健康人。
大家最常见的就是诺如病毒,它具有传播快、易爆发 的特点。经常出现“一人感染,全家放倒”现象。感染诺如病毒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多数人症状持续2~3天后恢复。
你了解自然疫源性疾病吗?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病原体不依赖人类即能在自然界生存繁殖,并在一定的条件下,传染给人的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包括鼠疫、布鲁氏菌病、炭疽、肾综合征出血热、森林脑炎、蜱传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狂犬病等。
流行性出血热就是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一种,它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但非常幸运,我们已经有成熟的出血热疫苗,用于预防汉坦病毒感染,并且抗体保护时间长久。
这些预防措施请牢记
1、戴口罩,要坚持。
2、打喷嚏,讲礼仪
3、勤洗手,讲卫生
4、常通风,不可少
5、一米距,更安全
6、少出门,不聚集
7、打疫苗,很重要
8、讲科学,强免疫
9、有症状,早就医
10、不麻痹,不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