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市立医院急诊:只要没有倒下,就坚决守在病人身边

2022-12-27 06:35 来源: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分享到:

当前,青岛各大医院急诊的高热患者或因高热导致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明显增多,就诊量激增。

许多医务人员也出现了症状,但在“待在家里等待康复”和“抢救生命”之间,他们坚定地选择了后者。近日,记者走近青岛市市立医院,了解到许多医务人员都是带病上岗,随叫随到,即便他们浑身酸痛、面色苍白、声音沙哑、呼吸沉重,但依然用他们铁一般的意志,践行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坚守着与生命赛跑的急诊岗位,只要没有倒下,就绝对不会撤退。

就诊量翻倍,医务人员感染,急诊压力骤升

急诊是所有急危重患者入院的抢救绿色通道,到达急诊的患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救治,随时会危及生命。

与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护理部副主任、急诊科总护士长位兰玲短短5分钟的对话,记者通过六次电话才接续完成。每次刚聊了两三句,记者就听到电话那端传来的各种向位兰玲发出的“工作指令”:120马上送病人来、新来的病人需要加床、马上要来接班的护士高烧了、正坚守岗位的护士快晕倒了需要临时找人顶替……“不好意思,实在太忙了,您稍等我会。”位兰玲抱歉地说。

战过非典、援助过武汉、多次进驻方舱……位兰玲是一名“抗疫老将”,但她直言,这几天的忙碌程度远远超过从前,急诊现在的接诊量是从前的2倍多。

几天前,她曾以为急诊室所有的床位和原有的临时床住满已经是极限,但很快从别的科室协调来的多张临时床也住满了,位兰玲不得不扣下了手术室的担架车。她说:“按照规划,抢救室共有16张床位,现在却在不断塞进新的床位,一切都要为救治让位。”

市市立医院两个院区急诊收治的患者中,重症病人为数不少。急诊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而雪上加霜的是,医护人员的相继病倒。但是在留在家里等康复和抢救生命之间,大部分医务工作者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只要没有倒下,她们就坚决守在病人旁边。

铁一般的意志,生病的医护救治、照护生病的患者

在市市立医院急诊,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护士正照顾着病人,自己却突然晕倒;病人在咳嗽,为她输液的护士也是声音嘶哑;有的医护人员浑身疼得走路都费劲,还要同时照顾好几个病人;有的医护人员坚持带病上岗,下班后赶紧挂上吊瓶,第二天又出现在岗位上了……

“现在新增的病人中,大部分是因高热导致慢性病急性发作的老年人,少部分为高烧不退的年轻人。”市市立医院本部急诊科主任张泉三告诉记者。带病上岗也是没办法的事,他声音嘶哑地说:“如果我们生病了都歇在家里,急诊就瘫痪了。”

为了维持急诊科的运转,生病的同事都只有在撑不住时才回家休息一下,她们仿佛达成了某种默契,都很自觉地只休息两天,就回到岗位上。因为她们都不忍心看着比自己更难受的同伴在强撑。

在急诊病人开始上涨时,市市立医院本部急诊科护士长王岷就把行李搬到了护士站,直到实在坚持不住,看到其他科室的护士长来接替,才放心回家了。张泉三说:“放眼看向急诊大厅,过道都塞满了人,每个医护人员都是很虚弱的状态。现在,疲惫是医护人员最大的敌人。”

这场仗才刚开始,只要大家都回来了,就不难了

市市立医院医务科每天都会从别的科室为急诊增派人手,但其他科室也同样面临着人手不足的困境,医院已经把许多相似的病房合二为一。好不容易抽调到急诊的医护人员,可能上班一天就被感染了。东院医务科常务副主任徐立柱说:“感染了就换一批,再感染了就换下一批。急诊科和发热门诊是最前线,也是目前最累、感染风险最大的科室。让我们感动的是,无论电话打给谁,都没有听到‘我有困难,我不能去急诊’的回答。”

最近一段时间,急诊的医护人员每日都要连续工作12个小时,几乎不吃不喝,可谓是超高负荷运转。23日,院领导到急诊后眼眶泛红,因为心疼他们这种拼命的状态。已经下午2点多了,看到医护人员还没有去食堂吃上午饭,便立刻协调为她们送餐。却听到护士们连声拒绝:“院长,别忙了,大家都不吃,不是太忙了顾不上吃,就是还生着病没有胃口。”

“这场仗才刚开始。”张泉三说,当前,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危重症患者目前还没达到高峰,随着感染面的扩增,急诊还会再面临一波冲击,但好在那时感染的医护人员大部分都返岗了。他说:“只要大家都在,就不难了。”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