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际抗癌联盟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癌症确诊病例达1200万人,而这其中约20%的病例归因于病毒或细菌感染!我们每天的生活中,难免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因此我们更应加强对因感染而引发的癌症的重视。11月16日,山东省青岛卫生学校讲师宋军华做客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直播间,给大家详细解惑了细菌和病毒引发肿瘤的问题。
人乳头瘤病毒(HPV)——宫颈癌
宫颈癌是最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是危害妇女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患者平均年龄52.2岁,主要分布在30-35岁和50-55岁。占妇女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半数以上。目前已分离出200多种,约有40种会通过性行为传染到生殖器及周边皮肤。研究发现,99%的子宫颈癌都是因感染HPV造成的。
过早、紊乱的性行为、早婚、分娩、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都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打疫苗可以预防HPV病毒,防止HPV病毒感染和宫颈癌的发生。
幽门螺杆菌(HP)——胃淋巴瘤、胃癌
胃癌是全球负担较重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发病率是全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幽门螺杆菌不仅会给胃部带来伤害,导致长期炎症,有癌变风险。虽然Hp感染的确可以诱发胃癌,但不是必然的,Hp感染≠100%得胃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发展到胃癌,还需要经历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四个阶段。只要我们及时阻断肠上皮化生及之前的病变,同时清除幽门螺杆菌,就能大大降低胃癌的发生率。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信号有顽固性口臭、胃痛、腹部不适、消瘦、贫血,当身体出现上述问题时,最好去医院做个呼气试验或胃镜检查。
我国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主要与日常的饮食习惯有关,共餐制、爱吃生食、爱吃刺激性的食物、不注意卫生、口对口喂食、接吻这些行为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生活中多吃牛奶、新鲜蔬菜、水果、VitC能降低其发病率。
乙型肝炎病毒——肝癌
在中国,肝癌患者中有乙肝病毒感染史的高达84%,感染肝炎病毒是肝癌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肝癌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以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为主。
花生、玉米等淀粉含量较高的食物在发霉后会产生一种毒性很高的致癌物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进入人体以后会对肝脏造成破坏,增加患肝癌的风险。此外,长期酗酒和脂肪肝也易引发肝癌。
接种乙肝疫苗,是目前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手段。人体一旦感染了乙肝病毒,病毒就会迅速在体内复制,对肝脏造成损害,逐渐形成慢性乙型肝炎,而长期的慢性乙肝又会导致肝硬化,继而发展成肝癌。所以,得了乙肝的病人,一定要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尽快将肝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以免对肝脏造成持久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