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5日是第12个世界海员日,国际海事组织(IMO)将2022年世界海员日的主题确定为“Your voyage - then and now, share your journey”(远航——过去和现在,分享你的旅程故事)。据了解,截至2022年6月,我国约有注册海员91万人,是名副其实的海员大国。
从古至今,海洋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海运贸易在全球经济贸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大的海员朋友们在浩瀚的蓝色海洋上战风斗浪,为各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搭建起交流沟通的桥梁。为宣传海员伟大贡献,弘扬海上丝绸之路精神,关心关爱海员,6月25日上午科普资源库走进针路航海博物馆,中国航海学会航海科普专家、山东省道德模范、山东海事局四级调研员马桂山讲述了中国的海权历史与航海知识,同时,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专家、青岛大学心理学系教师陈兴华现场为海员们疏导情绪,排解心理困扰。
点击图片观看直播回放
海权发展与航海知识
地球的表面71%是蓝色的海洋,地球上的生物约有80%在海洋之中。海洋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宝藏和无穷的资源。航海是人类认识、利用航海航标---灯塔、开发海洋的基础和前提。不论是从事海洋捕捞和养殖,还是在海上从事旅客与货物运输,在海洋中开展国防和军事活动,对海洋进行科学考察,开发海底石油和矿产等资源,在海上进行体育运动和休闲活动,从古到今,人类在海洋中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航海。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公元前106—43年)有一句名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海权,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但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据中国航海学会航海科普专家马桂山介绍,16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乃至当今美国,在世界上占据优势皆以海权为基础。中国的海权发展兴于唐,盛于宋,强于元,转变于明清,海上丝绸之路更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在西方进入工业和科技大发展时代,清政府的闭关锁国导致中国丧失了海权,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带给中国深重的屈辱和灾难。中国的荣耀来自于海上,中国的屈辱也来自于海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掌控海权!
船员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海洋作业少不了海员的身影,对海员来说,在颠簸的工作环境下频繁倒班和复杂的工作任务,足以扰乱身心平衡。与家庭和爱人的分离、联络障碍和多国籍工作环境,会让船员产生孤独感。较少的娱乐活动也会产生负面影响。为提升船员心理健康意识,在疫情下维护好自身的身心健康,适应外部变化,提升心理弹性,青岛大学心理学系教师陈兴华在讲座中指出,需了解船员压力的来源,面对客观来源积极应对,合理面对主观来源带来的问题,分配好生活中的兴趣部分,对自身的能力做出科学评估,减少心理预期的高度,合理安排生活作息,面对压力过大的问题,学会倾诉,通过这些方式释放压力和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缓解焦虑的心理状态,配合环境调节、饮食调节、运动调节、心态调节的方式改善心情。
船员的心理健康离不开和睦的家庭关系,对于远洋漂泊的船员来说,与妻子、与孩子关系融洽,同样有助于船员心态的平和,对于如何维护亲子关系,陈兴华指出,在每个家庭中,对孩子最重要的是妈妈,对妈妈最重要的是爸爸,在与孩子的相处中,要始终关注孩子的情感和心理需求,要有看透事件和语言中隐藏在孩子内心真实想法的能力。需要感,是一个人存在感和价值感最原始的情感,船员需注意不要用过度的保护来阻碍孩子的自我成长,日常交流中注意用有技巧的表达来满足孩子的成就感。
很多船员回家后不知道如何跟孩子相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成人的压力分担给孩子,要知道,压力主要来源是兴趣、能力和期待,当自身承受不了压力就会转给弱的一方,家庭中孩子是最弱的,要想家庭关系和睦,就需要反复告诫自己,当我们内心多些感恩时,压力也会随之减少。陈兴华说,如果船员们的情绪和压力不知道应该如何去缓解和管理时,可以选择不生气,通过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来改变自己,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包容,对所有的事情多一份感恩,对生命怀有感恩,对孩子和家庭怀有感恩,每多一份感恩,生活状态和待人接物的心态也会随之改变。
“这次科普讲座不仅令船员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中国的航海文化和知识,更是教给了船员们一些实用的缓解情绪的技巧与方法,能够让船员们学会如何在长期的航行中调整自己的烦躁情绪,作为船长我也会对更加重视船员弟兄们心理健康,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关心和关注。”青岛远航源丰润船务有限公司船长刘楠楠听完讲座后感慨良多。
春有百花,秋有圆月,夏有凉风,冬有白雪。心中没有忧愁的闲事需要去烦恼,自然看待事事都是平和宽容的,心态的调节在于自己,愿每位船员都不被负面情绪所扰,坚定乘风破浪的决心,为远航梦而继续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