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注意!6月要特别提防这5种传染病!

2022-06-12 06:05 来源:健康河北官微
分享到:

6月,随着气温的升高和雨水的增多,各种病原微生物也开始活跃了,在此提醒您,除了注意新冠病毒肺炎之外,还应防控以下几种传染病。

1、新冠病毒肺炎

目前,全球疫情仍高位流行,疫情防控压力较大,应持续做好常态化防控工作,始终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预防措施

打疫苗:建议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符合条件者尽早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已完成全程接种的18岁及以上人群按照6个月的时间间隔尽快接种加强针。

做好防护:请尽量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或有病例报告的区域,日常要坚持做好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一米线这“防疫四件套”。

早排查:每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如有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尽早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告知医生旅居史,不要自行用药;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诺如病毒胃肠炎

诺如病毒是一种能引起急性肠胃炎的病毒,主要通过水、食物和人与人之间接触传播。

健康人因摄入被污染的食物和水、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摄入患者呕吐物或粪便产生的气溶胶而感染。

感染后大约12~48小时内就会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和恶心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出现呕吐。

预防措施

个人卫生: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

食品卫生:做好食物的保鲜、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食用生蔬菜和瓜果前一定要洗净、去皮;贝类海水产品则一定要煮熟煮透方可食用。

饮水卫生:不喝生水;桶装水的选用应符合卫生标准。

3、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托幼机构的小朋友,多数宝宝突然起病,一般症状较轻,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烧,随后在手脚和口腔周围会出现水疱,极少数患者可出现并发症。

预防措施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

●在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尽量少去人流量大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

●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通风换气。

●合理搭配孩子的膳食营养,保证充足的休息,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做好居家卫生清洁工作,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定期在阳光下暴晒。

4、水痘、流感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水痘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患者在出疹前1~2天到皮疹完全结痂脱落为止均有传染性,患者的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内均含有病毒,水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用品传播。

流行性感冒属于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流感通过飞沫直接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

预防措施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注意居室内外的清洁卫生,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清洁和空气流通。

●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若观察到有发热、皮疹、疱疹等异常症状,请及时就诊。若孩子在校时出现上述异常,及时告诉学校保健老师,并听从隔离安排。

●学校等集体机构要做好开窗通风,定期清洗空调滤网;落实晨检和缺勤缺课登记;发现水痘病例及时上报并采取规范的处置措施。

●接种疫苗。建议适龄人群在知情同意、自愿自费的情况下接种水痘疫苗、流感疫苗,早接种早保护。

5、蜱传播疾病的预防

5~7月是蜱虫的活跃期,也进入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的高峰季节。

在丘陵、山地旅行、生活或工作中,被蜱虫叮咬后,有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风险,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的人员也存在感染风险。

预防措施

野外活动时,做好个人防护,应穿长袖衣裤,扎紧裤腿,裸露皮肤涂抹蚊虫驱避剂,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防止蜱虫叮咬。

一旦被蜱虫叮咬,千万不可生拉硬拽、强行拔除,要及时去医院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

带宠物到户外活动时,除了检查自己身上有没有携带蜱虫之外,也要查看一下宠物的身上有没有携带蜱虫,避免把蜱虫带到家里。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