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短短一周,救护车已送来十几个孩子,因为气管、呼吸道异物生命危急,罪魁祸首就是花生米、瓜子、核桃仁等这些常见的坚果类零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吴秀静表示。
吴秀静介绍,小孩好奇心强,多动,缺乏对事物危险性的判断能力,抓到东西就往嘴里吃;婴幼儿乳牙牙根未发育完全、磨牙尚未萌出、不能将食物完全嚼碎,吞咽协调功能不完善,喉保护性反射差,再加上进食时容易分心如哭闹、嬉笑、甚至奔跑等,这些都是儿童出现呼吸道异物的重要原因。
“呼吸道异物是儿科及耳鼻喉科常见的危急症之一,儿童呼吸道异物起病突然,危险性大,有发生窒息和死亡的风险,是一个严重、可能致命的问题。”吴秀静强调。
“异物吸入后从喉部、声门到气管、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最严重的是异物卡在喉部或气管里发生窒息。”吴秀静表示,呼吸道异物吸入后,常表现为突然发生的阵发性呛咳及喘息,声音嘶哑、吸气性呼吸困难、紫绀,通常无其他基础疾病。严重呼吸道异物窒息的临床表现为,小婴儿无咳嗽、无哭声、无声音;儿童不能呼吸、不能咳嗽、不能说话;大孩子会有双手卡在喉咙处,惊恐状表现。“这些情况需要紧急处理,否则会因窒息发生死亡的可能。”
吴秀静表示,对于怀疑呼吸道异物的患儿应尽快将患儿送至具备救治条件如儿童内窥镜检查的医院。但如果是已经发生窒息的患儿,发生后第一时间的紧急处理非常关键。也就是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应用。即使经海姆立克急救法看到异物排出、呼吸情况好转的孩子,仍建议送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略有不同。吴秀静介绍,小于1岁的婴儿,操作者一手托住婴儿下颌,前臂置于同侧大腿上,另一手手掌根对准婴儿两侧肩胛骨脊柱方向叩击后背,每秒1次,拍打5次,然后用手固定头颈部,两前臂夹住婴儿躯干,小心将其翻转至仰卧位,保持婴儿头部低于躯干,一手托住头枕部,用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迅速轻柔地冲击按压两乳头连线正下方5次(深度2-3cm),每秒1次,重复拍背及压胸直到异物排出。
“大于1岁的幼儿及儿童,操作者站在患儿身后,用两手臂环绕其腰部;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患儿剑突下和脐部的中点位置;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患儿的腹部;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吴秀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