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显微镜下“抽丝剥茧” 海慈神经外科精准切除复杂脑膜瘤

2021-10-15 08:20 来源: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
分享到:

日前,海慈医疗医疗集团脑科诊疗中心神经外科团队在显微镜下“抽丝剥茧”为脑膜瘤(WHOⅡ级)患者实施高难度肿瘤切除术。术中发现肿瘤质地较脆,一碰就碎,在显微镜辅助下,孔军主任带领团队凭借精湛的手术技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精雕细琢”对肿瘤精细剥离,历时5小时完成脑内深部肿瘤切除及保护周围神经血管、彻底止血等操作,保护了脑干。术后患者逐渐康复,面神经功能完好,语言表达和理解沟通能力等其他神经功能也较手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患者在一次偶然体检中发现颅内肿瘤,大小约2.5cmX3cm,位置靠后,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考虑为脑膜瘤。脑膜瘤是一种起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的颅内肿瘤,发病率较高。脑膜瘤的症状根据肿瘤生长的部位不同可以出现头疼、视力模糊及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由于脑膜瘤大多数属于颅内良性肿瘤,生长较为缓慢。患者在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出现。当该类型肿瘤长到一定程度,对周围组织或血管产生压迫,会引起大脑功能障碍,出现比较明显的症状。也意味着患者随时会出现脑疝、呼吸心跳骤停的危险,必须尽快手术。

一般来讲,窦旁脑膜瘤供血主要是颅内各个静脉窦,后颅窝的窦旁脑膜瘤供血主要来自于乙状窦和窦汇等。术中止血困难,并发症多;由于肿瘤位置特殊,手术空间狭小,极易伤及周围神经组织,因此手术风险大。考验着手术团队的默契配合和精准操作,避免为患者留下面瘫、听力受损、饮水呛咳、偏瘫等后遗症。

孔军主任带领团队经过严格缜密的论证和评估,为患者制定了严格详细的手术治疗方案,将手术治疗风险降到最低。术中尽管肿物与脑组织边界不清,孔军主任带领团队凭借两千余例颅脑肿瘤手术经验,轻轻拨动手术刀,以毫米为精度分离椭圆形肿物和周围神经血管,手术历时近5小时,最终将肿瘤一点点顺利切除。

此外,术中还应用到了电生理术中检测。电生理技术敏感度高,可信度高,对于颅神经受到刺激,有关神经受损程度的信息能第一时间反馈,还能连续监测并即时反馈颅神经的功能状态,甚至还可以预测术后颅神经功能状况。有了神经电生理的监测,相当于配备了精准“导航”,使医生在手术的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也保障了手术安全高效。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