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的人都会体会到,在长跑的过程中,有一个奇妙的时间点。在那个点之前,人会感到非常疲惫,一旦越过了那个点,身体就又会充满了活力,感到振奋,这种情绪的转变我们称之为跑步者的愉悦感。
人体内会产生一种名为“内啡肽”的物质,人心情的好坏,与大脑内分泌出来的内啡肽多少相关。运动可以刺激内啡肽的分泌,使内啡肽的分泌增多,在内啡肽的激发下,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内啡肽因此也被称为“快乐激素”或者“年轻激素”,它能让人感到欢愉和满足,甚至可以帮助人排遣压力和不快。跑步者的愉悦感就是因为运动量达到某种程度时,体内分泌了许多内啡肽。
意大利学者早在1980年就指出,剧烈运动后体内的内啡肽水平会升至安静时的8倍。内啡肽具有很好的镇痛作用,我们常用的止痛药吗啡就是参照了内啡肽的作用机理,但吗啡的作用强度比内啡肽弱很多。1982年波士顿马拉松比赛中,一位来自盐湖城的长跑运动员在跑了11km后发生了股骨骨折,然而他并没有感到疼痛,在跑完了42km后才疼痛难忍瘫倒在地。这位运动员之所以没被疼痛击倒,能带伤比赛,就是因为运动使他的身体分泌有镇痛作用的内啡肽。
很多人心情不好了就去跑步、游泳,之后再冲个澡,烦恼就少了很多,这就是内啡肽的作用。一旦养成了运动的习惯,如果突然停止就会觉得不舒服,其实是身体对“内啡肽”带来的欣快感产生了依赖。
尽管内啡肽是由身体内部产生的,但并不是需要内啡肽时身体就会分泌。并且不是所有运动都能刺激机体分泌内啡肽,内啡肽的分泌需要足够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例如慢跑、游泳、爬山之类的有氧运动至少要持续30分钟,内啡肽的水平才能升上去。此类运动还包括越野滑雪、长距离划船、骑自行车、举重、有氧运动舞或球类运动(例如篮球、足球)等。这也是现代医学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手段,通过运动使抑郁症患者自身生成可以自救的“快乐激素”,由内至外地快乐起来,一旦进入良性循环,抑郁情绪对身体的伤害也会逐渐消失。
此外,冥想、静坐、瑜伽等静态运动也会提高内啡肽的分泌量。这些“修行者”也被称为内啡肽体验者。在这种锻炼方式中,内在的欣快感是他们的“高峰体验”。另外,深呼吸也是分泌内啡肽的条件。我们在紧张的时候,做一下深呼吸,就可以放松紧张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