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不松懈,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但防控必须科学规范,目前社会上存在一些防控认识误区,不仅不能起到防控效果,还有可能带来伤害。避免错误的防控行为发生,科学合理做好防控,才能有更好的防控效果,筑起疫情防控的“防火墙”。对此,疾控专家特别做了提醒。
误区一:老年人佩戴N95口罩密闭效果好?
专家:戴口罩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每个人要选择合适的口罩类型。老年人正常外出时选择一次性医用口罩即可,回家之后将口罩置于干净、通风的地方,可以重复使用。如果出现脏污、变形、损坏、有异味时,需要及时更换。不建议老年人使用N95或KN95等防护口罩(去医疗机构发热门诊除外),因为其密闭性太强,呼吸阻力较大,长期佩戴后可能出现缺氧而导致的胸闷、气短、憋喘等呼吸困难症状。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更要谨慎。不推荐使用棉布口罩、海绵口罩。
误区二:不同类型的消毒剂混合使用效果更强?
专家:两种及以上消毒剂混合使用极易产生化学反应,可能造成伤害。84消毒液和酒精混合后产生的有害气体会刺激并损坏呼吸道,当浓度达到3000毫克/立方米时,能致人死亡。84消毒液与洁厕剂混合会产生有毒气体,刺激人体咽喉、呼吸道和肺部而引发中毒。洗衣液同样不宜与消毒剂混合使用。
误区三:可用免洗手消毒液替代流动水洗手?
专家:免洗手消毒液含有杀菌成分(以醇类为主),有一定的消毒效果。但消毒成分往往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有可能造成皮肤过敏反应。因此如果有条件,尽可能还是用流水洗手,配合使用肥皂或洗手液,认真清洁指尖、掌心、手腕各个部位。
误区四:洗澡水越热越好,可以消灭病毒?
专家:勤洗手、勤洗澡,做好个人卫生,有利于疫情防控。但用热水洗澡并不能杀灭新冠病毒。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但需要56℃维持30分钟才能有效灭活。在洗热水澡的时候,水的温度不可能达到56℃,否则有可能会烫伤。不过,勤洗热水澡,有利于增加机体的免疫力,对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误区五:别人都打了新冠疫苗,我是不是就不用打了?
专家:这是目前最大的认识误区,人群形成免疫屏障可以有效控制疫情传播,但不代表个体不感染。未打疫苗就依然有感染风险,如果大家都有不去接种疫苗的心理,免疫屏障就建立不起来。当然也不是打了疫苗后完全不会感染。相对来说,即使打过疫苗后感染了,病症也更轻一点。
误区六:戴口罩眼镜起雾不用管?
专家:眼镜起雾一般是由于口罩上方没有贴合,口罩与人脸留有缝隙,外界的病毒及其他有害微生物会通过缝隙进入人体,严重降低口罩的过滤作用。正确的方法是戴口罩时按鼻子、贴紧下巴,越严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