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一位口腔医生在网上发文说帮病人在牙缝里掏出了一颗草莓籽。过分的是,它居然发芽了……
这位口腔医生在网上分享经历后,网友们都很好奇,记者就此咨询了医院口腔科医生。
“口腔环境是很好帮助这些草莓籽生长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人体的口腔环境和外界是相通的,所以也有细菌的繁殖在里面,常规的口腔里就不是无菌环境。”南京市某三甲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罗宁介绍。
除了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口腔里的食物残渣,也为草莓籽提供了糖分及其他营养物质,促进其生长。
看到患者有如此离奇的经历,很多网友也关注起口腔健康问题。
医生说,不少人都是因为牙疼才会就医,但是往往一些全身性疾病,比如细菌性心内膜炎、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肾小球炎等,究其根源也可能是因为口腔内存在病灶。
因此,口腔的日常清洁必不可少。
“有条件的话,每顿饭后都要去刷。没条件的话,早晚两次是要保证的,其他的情况是随身携带牙缝刷、牙线。”罗宁提醒。
医生说,漱口水、电动水牙线都可以作为辅助清洁手段,但是不能代替刷牙。尤其不建议长期使用漱口水。
“不管是哪一种漱口水,不建议一直使用,可以定期用一下,特别是含有抗菌成分的医用的漱口水,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有抗菌成分的漱口水,会改变口腔的菌群环境。”罗宁提醒。
除了日常清洁以外,定期的口腔检查也很重要,建议每半年或一年就到正规的口腔医院检查一次,并且配合牙结石治疗,做到有坏牙早治疗,无坏牙早防护。
刚过完年,最忙的是嘴,最累的是牙,我们牙齿每日接触冷、热、酸、甜、软、硬、爆、脆等各种温度、化学、机械刺激。
饮料糖果蛋糕要适量
软饮料(可乐、果汁等)、运动饮料、酸味糖果、能量饮料、水果和醋等食物对牙齿有一定的损害,尤其是甜饮料中添加了大量的游离糖,是牙齿致龋的罪魁祸首,且过量摄入亦危害全身健康,建议减少酸性食物和甜饮料的摄入。进食酸性食物和饮料后及时漱口,至少1h后再刷牙。
不吃过烫、过酸或过甜的食物
牙本质敏感是口腔常见的一种牙齿疼痛症状,罹患率高,任何过冷过热或过酸过甜等刺激均可能引起牙齿敏感,引起疼痛。春节期间,要注意均衡饮食、尽量避免吃酸冷烫热的刺激性食物,避免牙齿敏感。
控制辛辣食物,远离口腔溃疡
饮食上尽可能避免辛辣食物,远离口腔溃疡。口腔溃疡表现为口腔黏膜表层的小范围缺失,通俗来讲就是嘴里有小块皮掉了,直接将下面的肉暴露出来,在吃饭、说话时避免不了会有一些摩擦,所以会引起很明显的疼痛。而辛辣食物引起口腔溃疡的概率极高,所以,一定要控制食量,能少吃则少吃。(温馨提示:常见的口腔溃疡一般一星期左右就能自愈,但是如果超过3周还没自愈,建议及时到正规口腔医院就诊。)
漱口、刷牙更不能少
春节期间很多人会忙于各种聚会应酬,对口腔的护理敷衍了事,致使口腔内的细菌急增;而大量吸烟、饮酒、通宵熬夜使口腔内的唾液分泌减少,牙周组织的防御能量下降,口腔内菌群失衡,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引发急性牙髓炎、急性冠周炎、牙周脓肿等发作,进而引起疼痛。因此,口腔护理更是重中之重,牙刷牙线牙缝刷漱口水更不能少,至少早晚各刷一次,并且使用牙线、牙缝刷将牙缝等清理干净。
避免用牙开酒瓶
过年聚会时,免不了喝酒,常常有些人找不到开瓶器,就会用牙齿来开启酒瓶,这种方法对牙齿损伤巨大,容易造成牙齿松动,甚至牙隐裂,那可真吃大亏了!
牙疼服药莫饮酒,避免药物反应
过年期间发生牙疼,人们常会口服药物,口腔常用的药物有头孢和甲硝唑等,这些药物会和酒精发生化学反应,最终引起严重不适,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因此建议服药期间,避免饮酒。
建议年后做口腔检查
过年期间,胡吃海喝、熬夜喝酒,作息不规律的频率大大增加,口腔防御功能下降,容易导致口腔潜伏疾病复发。因此,建议年后假期归来对口腔做个全面检查。
(来源:广东卫生信息、江苏新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