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胃已经垮了,胃病成了90后真正的危机,胃癌正向年轻人袭来……打开网页,和“年轻人”“胃病”相关的新闻资讯数不胜数。年轻人的胃病真有这么严重吗?哪些是胃病的高危因素?如何保护好胃的健康?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黎培员。
“年轻人的胃病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急性的多、慢性的少;轻症的多、重症的少;功能性的多、器质性的少;可逆转的多、不可逆转的少;良性的多、恶性的少;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多、其他原因引起的少。”黎培员说。黎培员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大部分年轻人的胃病都是“自己折腾出来的”。老年人的胃一旦萎缩了很难逆转,而年轻人的胃黏膜修复能力比较强,只要改变一下生活习惯,胃马上又“生龙活虎”了。
黎培员介绍,年轻人常见的胃病一般有以下几类:功能性消化不良,觉得胃不舒服,但是胃镜显示没什么大问题;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可能只有轻微的炎症,一点糜烂,胃部没有萎缩或者其他病理改变;胃食管返流,患者胃、十二指肠里的东西返流到食管引起的一些症状。另外,在年轻人中还比较常见的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有节律性、周期性的上腹部疼痛。
为什么年轻人容易得胃病?主要还是不良生活习惯惹的祸。黎培员总结了几个胃病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越多,得胃病的概率越高。大家可以对照自查,清除掉各种危险因素。
当代年轻人饮食图鉴:早上来不及就不吃了,中午点份外卖或者有什么吃什么,晚上大吃一顿,火锅、烧烤、油炸食品等都是心头爱。熬夜、加班时还会加顿夜宵。黎培员说,三餐不规律,常吃高油、高盐、高脂、坚硬、粗糙、过于冷或烫的重口味食物,都会对胃黏膜造成损害。经常性地熬夜、久坐都不利于胃肠蠕动,影响消化功能。
抽烟、酗酒、常饮咖啡和浓茶,这些不良嗜好都会刺激损伤胃黏膜。当损伤超过胃黏膜的自我修复能力、打破平衡时,就会引起胃部不适。
有些患者问,为什么有人抽烟又喝酒,还能活到九十九?难道不良生活习惯也能“负负得正”?“不存在的。”黎培员解释,那是因为他们本身基因好、机体修复能力强,这种人在人群中也是非常少的,不能模仿其不良生活习惯。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胃病甚至胃癌最常见、最可以控制的因素。但是年轻人得胃癌大部分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不大,主要和基因有关。”黎培员介绍,现在随着卫生状况变好,年轻人的感染率在下降。新冠肺炎疫情后,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使用公勺公筷,这样也能减少吃饭时幽门螺杆菌的交叉感染。
黎培员提醒,还有部分年轻人得胃病是由于在治疗方面有误区。身体不舒服或者胃不舒服,不能自己随意找方子、乱吃药,一些药物也可引起胃黏膜损伤。出现胃部不舒服症状后,首先应该检讨并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比如避免暴饮暴食,健康饮食。改变生活习惯后,如果三五天胃部不适还没有明显改善,就要引起注意了。出现反酸“烧心”,有可能是胃食管返流;如果饿了就胃疼,吃饭会舒服点,还有半夜疼,则可能是与溃疡有关的疼痛,有这种疼痛的情况要到医院做胃镜检查;胃胀、餐后饱胀、没胃口,有可能是单纯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或者是普通的胃炎。胃疼的情况下,发现大便变成沥青样,甚至呕吐咖啡渣样的东西,有可能是胃出血,必须到医院做检查。
年轻人精神压力大也可能首先反应在胃上,没有胃口,不想吃饭。
夫妻吵架、工作不顺利、挨了领导批评等,很多人首先的反应就是不想吃饭。精神压力会直接影响胃肠的功能。在2020年四五月,黎培员接诊的消化不良病人明显增多,大家见到他的第一句话都是:“医生,我的胃不舒服就是从疫情初期开始的。”然而,往往这样说的人经过检查后大都没有严重的胃病。黎培员分析,疫情让大家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继而对胃产生了影响。人们宅在家中,很多平时不被注意的微小不适一下子成了他们心中反复琢磨的问题,实际上,只是大家比平时更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这些不适就会被放大。
黎培员送给大家一颗安心丸——年轻人的胃病大部分和生活方式、精神压力有关。要在生活习惯、情绪调节上做一些改变,不能再掩耳盗铃地“朋克养生”了。“平时要对胃好一点。你对胃不好,胃凭什么对你好?你不爱胃,胃也不会爱你。”黎培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