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青岛 > 正文

疱疹性咽峡炎即将来袭 如何应对

2019-04-12 08:15 作者:梁庆宾 来源:青岛妇儿急诊科 小螺号科普讲堂
分享到:

原标题:疱疹性咽峡炎即将来袭,我们如何应对?

随着天气逐渐转热,疱疹性咽峡炎即将进入高发期。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疱疹性咽峡炎,以便做好应对。

一、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春夏季是流行季节,多发生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口痛、咽峡部疱疹,小婴儿因口痛影响进食,少数可并发高热惊厥、脑炎等。

二、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是什么?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病原是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埃可病毒也可引起本病。

三、疱疹性咽峡炎有什么流行特征?

四季均可发病,春夏季为主,一般呈散发流行或地区性暴发流行。托幼机构、早教机构、社区等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的场所易发生小规模流行。

四、疱疹性咽峡炎会传染吗?

疱疹性咽峡炎散播性强、传播途径多样、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大流行。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均是重要的传染源,主要经粪/或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所以极易在幼儿园内互相传染造成局部小流行。

五、哪些人容易患疱疹性咽峡炎?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的人群均可患病,1~6岁学龄前儿童感染后临床症状比较明显。

六、疱疹性咽峡炎有哪些表现?

1.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部分为高热,体温可达40 ℃以上,发热可持续4天左右,少数合并细菌感染发热会更反复。有些宝宝会因为高热导致惊厥。  

2.咽痛:大宝宝会诉咽痛;小宝宝不会诉说,会不愿吞咽、常哭闹拒食、口水增多、流涎。

3.其他症状:部分病例伴有头痛、腹痛、肌痛、恶心、呕吐及腹泻。个别患儿症状重,多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表现为持续发热且不易退、易惊、肢体抖动、呼吸、心率增快等类似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表现。

4.局部表现:初起时咽部充血,并有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直径2~4mm,数目多少不等,1~2天后破溃形成小溃疡,此种黏膜疹多见于咽腭弓、软腭、悬雍垂及扁桃体上,也可见于口腔的其他部位,部分手足口病的初期可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症状。

全身和咽部症状体征一般在1周左右自愈,预后良好,个别重症患儿(多为EV-A71感染引起)会出现脑干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肺水肿和(或)肺出血、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七、疱疹性咽峡炎怎样治疗?

对于疱疹性咽峡炎,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处理。

1.控制高热:体温38.5℃以上者,可以口服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可给予物理降温,如退热贴、头部冷敷、枕冰袋、腹股沟处放置冰袋等。注:既往有高热惊厥病史患儿应积极退热。

2.抗病毒治疗:干扰素α,喷雾或雾化有一定疗效,黏膜给药可发挥局部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局部用药使用便捷,儿童易接受。

3.是否使用抗生素:部分病例病初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C反应蛋白升高;建议次日复查以上指标,若明显下降或正常,无细菌感染的依据,则无需使用抗菌药物,反之则酌情应用抗生素。

八、疱疹性咽峡炎怎么护理?

1.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做好呼吸道隔离,居家隔离2周。

2.注意休息,保持室内清洁及空气流通。

3.清淡饮食,不宜进食过烫、辛辣、酸、粗、硬等刺激性食物。应进流食或半流食,饮食应少食多餐。

4.口腔护理,饭后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低龄患儿可以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

5.发热患儿护理,衣被不宜过厚;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勤监测体温,以便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6.进食困难及高热不退的患儿应适当补液,以防止电解质紊乱。

7.病情观察,密切观察体温,警惕高热惊厥发生;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况和饮食状态,如有高热难退、进食困难、精神差、嗜睡、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惊厥等请及时就医。

九、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有何区别?

首先,出现疱疹的位置不同。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孩子除了口腔内会出现疱疹,还可能会发展到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疹。

其次,发病风险不同。疱疹性咽峡炎虽然可能合并细菌感染,但是几乎不会出现重症、发生生命危险。手足口病则可能出现重症病例,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脑炎、脑炎、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进展快,会导致死亡。

十、得过疱疹性咽峡炎后,还会再得吗?

感染后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对同一型病毒产生免疫,但不同型的病毒间不能产生交叉免疫,因此同一患儿仍可因感染其他型的病毒再次感染发病。

十一、疱疹性咽峡炎如何预防?

1.勤洗手:经常吃手指习惯的宝宝更要多洗手。家庭中照料宝宝的成人也要注意给宝宝更换尿布、处理宝宝的便便、口水后要认真洗手,在给孩子喂食物前也需要注意清洁双手。

2.注意隔离:若家里有多个年幼孩子,发现患病的宝宝要马上隔离,不要再接触其它儿童,要尽量分开餐具和毛巾不要公用。生病的宝宝不要上学,以免传染其他儿童。

3.注意卫生:保持居家、教室等场所卫生,定期对玩具、水杯、毛巾、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4.经常通风换气。

5.流行期间少带孩子去人口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合,尤其是儿童游乐场,游泳池等人员密集处。

(通讯员:梁庆宾 徐迎军)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下一篇

你得了干眼症你知道吗?

2019-04-15 08:15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