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今年“德馨于行,技精于勤”的主题,既是对医者仁心的礼赞,也是对精益求精职业精神的诠释。值此节日来临之际,我们走进青岛风景如画的八大关,专访山东省慢性病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姜积军主任,聆听这位健康守护者的职业故事与使命担当。
国际化标准,人性化服务:健康管理中心19年品质之路
山东省慢性病医院(山东省康复中心)健康管理中心成立于2006年,是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直属的非营利性专业化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机构,承担省市一二类保健、省直厅局级异地体检及青岛市公务员定点体检等任务。
中心坐落于青岛八大关景区,近5000平米的空间依山面海,环境优雅。依托全套数字化健康信息采集管理系统及全流程智能导诊系统,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提供健康咨询、评估、慢病管理等多元化医检服务。
中心汇聚20余名高级职称医疗专家及70余名专业医护人员,覆盖内科、中医科、眼科等10多个科室,配备近30台先进检测设备,年接待体检客户超6万人次。凭借专业实力与优质服务,中心先后荣获“山东省健康查体与健康管理先进集体”“全省卫生系统服务品牌先进科室”、省“健康管理奖”“健康服务创新奖”及“青岛市商务精英最喜爱的健康体检品牌”等称号,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拥抱变革,引领未来:从“体检中心”到“健康管理中心”的深度转型
当下,健康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传统“以检为主”的模式已难以满足群众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客户不仅想知道健康“问题在哪”,更迫切需要“如何解决”和“如何保持”。为此,中心坚定推进从“体检中心”向“健康管理中心”的战略转型,这不仅是名称的变更,更是服务理念、业务模式、价值内核的根本性升级。
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从“查”到“管”的价值跃迁
“我们深知,‘只查不管’是传统体检的痛点,也是转型的关键突破口。”姜积军介绍。健康管理的核心价值在于持续干预、动态跟踪与个性化改善,因此中心明确践行:“不止于‘查’,更在于‘管’”。
锚定三大特色方向,构建深度管理能力
基于对健康风险趋势与客户需求的洞察,中心聚焦高血压管理、体重管理、心理健康三大核心方向:
1.高血压管理:针对这一常见慢性病,通过精准筛查、风险评估、生活方式干预(营养、运动处方)、用药指导及远程监测与随访,构建闭环管理路径,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2.体重管理:超越BMI测量,深入分析人体成分(肌肉量、脂肪量等),提供个性化营养评估、运动处方、行为矫正及亚健康调理方案,助力客户实现可持续健康体重管理。
3.心理健康:将心理评估纳入核心套餐,提供专业测评、压力管理咨询、情绪疏导服务,并建立与专业机构的转介通道,守护客户身心整体健康。
这三大方向覆盖生理与心理、慢病与风险因素,是从“筛查”迈向“干预”“随访”的坚实基础。
构建全周期健康守护闭环
转型目标是打造“筛查-评估-干预-随访”全周期健康管理闭环:
精准筛查:优化体检套餐,引入基因风险预测、早期肿瘤标志物等先进技术,提升疾病与风险因素早期发现能力。
深度评估:结合体检数据、生活方式问卷、健康风险模型及中医体质辨识,提供系统性健康评估与风险预测报告,明确个体化健康问题与等级。
个性化干预:作为“管”的核心,包括一对一报告解读、定制营养/运动/生活方式方案、中医养生指导、亚健康调理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规范化管理。
持续随访与动态管理:通过电话、APP、线下复诊等机制跟踪干预效果,结合数字化工具(健康管理平台、可穿戴设备数据)动态调整方案,确保持续改善。
服务对象与价值主张
中心持续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提供高品质团体健康管理方案,助力提升员工健康水平与生产力;同时聚焦个人及家庭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全周期健康管理追求。
核心竞争力:创新驱动与品牌建设
转型的成功离不开持续创新与品牌深耕:
服务模式创新:从单次服务转向长期契约式健康管理。
技术创新: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远程监测等技术,赋能风险评估、方案制定与随访管理。
多学科整合: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医师、健康管理师、营养师、运动处方师等专业力量,构建跨学科团队。
人文关怀:将“人性化”融入服务细节,关注客户体验,建立信任关系。
中心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加入青岛市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成为造血干细胞指定体检单位,获“2024年度全省红十字会医学捐献服务工作表现突出单位”;设立健康驿站与阅读角(藏书500余册),提升群众健康素养;开展入户体检、社区义诊等公益活动,将健康服务送到千家万户。
从“体检中心”到“健康管理中心”,是一次深刻的蜕变。山东省慢性病医院(山东省康复中心)健康管理中心以“不止于查,更在于管”为理念,以三大特色管理为抓手,构建全周期健康守护闭环。
未来,山东省慢性病医院(山东省康复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将持续笃行“厚德精术 博学至善”院训,努力成为客户信赖的“健康守门人”与“生命护航者”,为全民健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