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国各地不断出现高温天气,“烧烤或桑拿”模式在多地出现,并且屡屡突破往年高温记录,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提醒市民,高温天气警惕隐藏杀手—热射病。它是中暑的最重类型,一旦罹患,死亡风险极高。
我院重症医学科每年夏天都会收治不少热射病患者,科室副主任医师郭勇告诉大家:热射病是由于人体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温度调节中枢失衡,通俗的讲就是人体产生的热量来不及散发,导致人体核心温度(可通过肛表测量)超过40℃,它可不是普通的中暑,而是一种致命的急症。它就象体内的火灾,不仅会灼伤大脑神经系统,而且还会造成肝脏,肾脏,心脏,血液等多脏器衰竭。
热射病可分为两种类型:劳力型热射病,多见于高温下剧烈运动的青壮年,如运动员、外卖员、建筑工人、军训期间学生、军人等,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快,死亡率较高。非劳力型热射病,又称经典型热射病,多见于体弱的老年人,儿童,或者慢性病患者等体温调节能力较弱的人群,通常因为环境闷热,通风不良导致,发病较慢且隐匿,容易忽视。
热射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高热、无汗和意识障碍或抽搐三联征。一旦发现有中暑的患者,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出汗、面色潮红,这个时候要提高警惕,在等待专业医疗救护的同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为患者救治争取时间,减少并发症。
郭勇医生提醒市民,热射病救治必须迅速及时,现场急救尤为重要,可以说每一分钟都关乎患者生命。热射病现场救治应牢记“黄金法则”。
1.快转移:火速把人挪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树荫下、空调房),松开衣领,腰带等束缚物,促进散热,同时垫高头部,防止误吸。
2.急降温:这是核心救命步骤!速度决定生死!
(1)脱:脱掉多余、紧身的衣服。
(2)浇/泡:最快最有效!用冷水(有冰水更好)浇淋全身,或用冷水浸泡身体(确保头露出水面!)。
(3)敷:用冰袋、冷饮瓶包裹毛巾,敷在脖子两侧、腋窝、大腿根(有大血管经过的地方)。
(4)扇:同时用扇子、硬纸板等使劲扇风,帮助散热。
(5)目标:持续降温!直到体温摸起来不那么烫手(最好能降到38.5℃左右),或者等到专业医护人员到来接手,降温不能停!
3.速呼救:在降温的同时立即拨打120!清晰告知:“这里有人可能得了热射病,正在抽搐/昏迷,我们在给他降温!”这能让急救中心优先调度并提前通知医院准备。
高温热浪是夏季常客,热射病并非不可战胜。掌握科学的防治知识,提高警惕,既能享受夏日乐趣,又能守护生命健康。若出现中暑症状或对热射病防治存疑,可及时就医咨询,让我们共同度过一个清凉、安全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