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 “守护心灵之窗,大医科普行动”第二届老视健康科普行在青岛启动,特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副院长、北部院区院长吴晓明专家团队,围绕白内障、老花眼等老年群体常见且高发的眼疾,以科普讲座、互动咨询、眼健康检查等形式,将专业健康知识与前沿诊疗理念送到老年人身边,助力他们增强眼健康意识与素养,科学改善视力健康水平。
科普讲座现场
青岛作为一座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近年来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据官方统计,目前青岛全市1037万常住人口中老龄人口已达238万,老龄化率22.95%,比全国高出1.85%。同时,现代中老年人因日常活动的多样化对视力要求普遍更高,加之青岛的中老年人多以滨海生活为乐,钓鱼、观海等活动更离不开全程视力,尤其是良好动态视觉的支持。然而,白内障、老花眼引发的视力模糊、下降等问题不仅限制了他们的日常活动,还可能带来潜在安全隐患。在此背景下,科普行的开展既契合本地老龄化趋势,也承载着提升中老年人幸福感的现实意义。
青岛眼科医院副院长、北部院区院长吴晓明表示:“白内障和老花眼都是眼睛自然老化的必然结果,目前手术仍然是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方式。通过多年来在科普方面的努力,像‘白内障过熟以后再做’这样的观念已经得到了极大地改善,老年朋友的健康认知普遍上升,但仍有很多老年人还会因恐惧手术而抗拒或拖延治疗。看不清楚不仅会有踏空、跌倒的风险还极易产生心理危害,不愿出门而导致社交半径逐渐缩小更加孤独。实际上,现在的白内障手术已经非常成熟,我们通过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来把关质控,基本可以实现当天术后即可回家休息,患者无需过度担忧。”
吴晓明正在为老年朋友检查
谈及治疗方式时,吴晓明副院长强调:“过去的白内障手术为了看得见,很难解决多个眼病。现在进入屈光白内障手术时代,在治疗白内障时置换一个功能性人工晶体,可同时将老花眼、近视、远视等屈光问题一体化解决,不仅实现‘看得见’而且‘看得清、看得舒适’,改善视觉质量、恢复年轻状态,临床上备受患者青睐。随着人工晶状体技术的不断创新,全视觉三焦点、散光三焦点等功能性人工晶体已经可以满足患者对于远、中、近全程视力的要求,开车、海钓、看书都不在话下,术后无需依赖眼镜即可轻松应对各种视觉场景。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去年7月在青岛落地的人工晶体国采政策,以往让患者‘望而却步’的功能性人工晶体价格至少下降40%,更亲民的价格享受到更好的视觉质量,患者的接受度、选择量也显著攀升,全程视力更加可望可及。”
此外,很多老年朋友多年前因为不愿戴镜而做过近视手术,如今因老花眼、白内障而困扰不已。对此,专家表示即使是眼部结构因近视手术发生改变的患者,只要经过精准的个性化设计,仍可再次实现摘镜心愿。在与老年朋友沟通过程中,专家团队发现“银发低头族”的现象屡见不鲜。虽然电子产品的普及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对于老年朋友来说,仍然需要注意用眼强度、时间,尤其切勿在黑暗中使用手机避免诱发其他眼病,造成更严重后果。
本次活动由泰康之家·琴园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共同举办。作为泰康之家在山东布局的首个高品质养老社区,泰康之家·琴园倡导新型享老生活方式,高度关注长辈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完善的硬件设施和专业服务体系,为长辈提供全方位的贴心高品质服务。泰康之家 ·琴园市场营销部自拓条线负责人徐雯雯表示:“以‘医养融合’为特色,我们希望不仅为长者提供持续照护,更关注他们的健康需求,增强主动健康意识。清晰的视力是长者生活的重要基础,通过科普活动从根源上帮助长辈早发现、早治疗,做好眼健康管理,为他们享受美好晚年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