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健康新闻 > 正文

一来“大姨妈”就肚皮疼,竟是子宫内膜在肚子里“迷路”了……妇科医生解码谜一样的“异位病”

2025-02-11 14:41 来源:青岛妇女儿童医院
分享到:

关于痛经,有一种说法是“生了孩子痛经就会好”,可30岁的孙女士生完宝宝后,痛经反而加重了,更蹊跷的是,疼痛部位还发生了变化,从小腹转移到了肚皮。而造成这种变化的“罪魁祸首”竟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

这子宫内膜一旦“异”起来可不得了,可能引发全身的各种问题:痛经、不孕、尿频、流鼻血……

那么,孙女士的子宫内膜到底移位到哪里去了呢?

3年前,孙女士在当地医院剖宫产诞下宝宝,手术很顺利,术后腹部刀口愈合良好。然而,月经恢复来潮后,孙女士发现自己每次月经期间都能感到剖宫产瘢痕处隐隐作痛,经期结束后疼痛便消失。起初,孙女士以为这是正常的恢复期反应便没有在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疼痛不仅没有减轻,反而逐渐加剧,孙女士还在腹壁上摸到了一个逐渐增大的肿物,一碰就疼,口服止痛药也不管用。她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到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妇科门诊就医寻求帮助。

妇科医生接诊后,详细询问病史并仔细查体,结合仪器检查,确诊孙女士患有“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术前增强核磁共振影像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特殊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症状是腹壁切口处有硬结或肿块,绝大多数肿块与月经密切相关,经前及月经时肿块增大疼痛加重,经后疼痛缓解而且肿块缩小。

结合孙女士的病情,医生给出了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方案。

聚焦超声无创消融治疗腹壁内异症的原理是医生利用无创治疗设备所发出的高强度超声波,安全地穿透身体的健康部位后,聚焦在体内病变部位的焦点区。强度达到65度到100度之间,病灶会凝固性坏死,不会再生长,并随着人体的新陈代谢吸收变小。这种疗法可免去开刀之苦,保留了腹壁皮肤的完整性。

整个治疗过程持续78分钟,术后造影及核磁共振检查显示消融效果良好。术后第二天孙女士便顺利出院,之后每逢月经来潮,既往的痛感明显减轻。

术后增强核磁共振影像

子宫内膜异位症

正常情况下,女性的子宫内膜会伴随着卵巢分泌的性激素水平周期性的变化出现周期性地脱落,从而形成月经。

所谓子宫内膜异位症,简单来说就是子宫内膜不好好在子宫待着,其腺体和间质乱“跑”到子宫腔以外的其它部位生长,如常见的子宫肌层、卵巢、肠管、腹膜、腹壁切口(剖宫产疤痕)等,偶尔也会出现在肺部、肚脐、乳腺、膀胱、肾、输尿管,甚至是鼻腔等,从而引起痛经、不孕、月经紊乱、经期排便次数增加、咯血、气胸等“千变万化”的表现,因此被称为“谜”一样的疾病。

健康提醒

青岛妇儿医院妇科专家提醒,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当出现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下一篇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